- 拂拂
fú fú
1.风吹动貌。唐 李贺 《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 刘白羽 《日出》:“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 2.颤动貌。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二折:“不由我不峨峨的身摇,拂拂的心跳,烘烘的气倒。” 3.闪烁貌。《隋书·天文志中》:“客星者,周伯、老子、王蓬絮、国皇、温星,凡五星,皆客星也……王蓬絮,状如粉絮,拂拂然。” 4.散布貌。 唐 白居易 《红线毯》诗:“綵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宋 张孝祥 《天仙子》词:“三月 灞桥 烟共雨,拂拂依依飞到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池内荷花香拂拂,沼中金鲤及青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醉中作画,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 5.茂盛貌。拂,通“ 茀 ”。《大戴礼记·夏小正》:“拂桐芭……或曰,言桐芭始生,貌拂拂然也。”
- 飘拂
piāo fú
轻轻飘动
- 拂悟
fú wù
违反,违逆。 悟,通“ 牾 ”。
- 襃拂
bāo fú
奖掖汲引。
- 拂袖而去
fú xiù ér qù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拂绰
fú chuò
犹拂拭;除去。
- 招拂
zhāo fú
1.招展,飘拂。 2.照料。
- 颭拂
zhǎn fú
飘拂;拂动。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三:“﹝我们﹞静悄悄的看着窗帘颭拂,随意谈着。”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花草﹞好像一任晓风颭拂摇移。”
- 拂舞
fú wǔ
三国 时 江 东地区以拂子为舞具的一种歌舞。《晋书·乐志下》:“拂舞,出自 江 左。旧云 吴 舞,检其歌,非 吴 辞也。亦陈於殿庭。 杨泓 序云:‘自到 江 南见《白符舞》,或言《白鳬鳩舞》,云有此来数十年矣。察其辞旨,乃是 吴 人患 孙晧 虐政,思属 晋 也。’”参阅《宋书·乐志一》、《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 宋 郭茂倩 题解。
- 秉拂
bǐng fú
手执拂尘。 谓侍奉。
- 摩拂
mó fú
按捺。
- 抛拂
pāo fú
甩动;挥舞。
- 劘拂
mó fú
1.摩拂。语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下靡兰蕙,上拂羽盖。”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2.规戒。
- 矫拂
jiǎo fú
1.拂逆,违背。 2.纠正。
- 郁拂
yù fú
1.犹郁怫。 2.犹郁勃,盛貌。
- 辟拂
pì fú
犹辅拂。 指侍御之幸臣。辟,通“ 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