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缁
pī zī
出家为僧尼。缁,缁衣,僧尼之服。
- 披然
pī rán
分散貌。一说,强自分别貌。
- 披香
pī xiāng
汉 宫殿名。
- 披鬀
pī tì
见“ 披剃 ”。
- 披索
pī suǒ
翻阅求索。
- 披读
pī dú
翻开书本读
- 猖披
chāng pī
1.衣不系带,散乱不整貌。谓狂妄偏邪。《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 注:“猖披,衣不带之貌。” 姜亮夫 校注:“猖披当为偏邪狂妄。” 游国恩 纂义:“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讥 桀 紂 之猖披,伤 羿 ( 后羿 ) 浇 ( 过浇 )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周振甫 注:“猖披,狂妄偏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 美国 之法,代议士在乡里,有私罪不得举告,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猥鄙则如此,猖披则如彼。” 2.引申为放荡不羁貌。 明 唐寅 《风雨浃旬厨烟不继因题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之五:“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立锥莫笑无餘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3.犹纷乱。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一军下 虢 洛 ,中原之势已摇;万骑出 潁 昌 ,京畿之地旋復。 南城 分徇而首尾互应, 朱僊 进击而手足猖披。”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下:“作文亦当从科举中来,不然,岂惟不中格律,而汗漫猖披,无首无尾,是出入不由户也。” 孙世伟 《克庵寄示莅闽诗稿赋此以志同声之感》:“欲从劫后识天心,人事猖披叵耐寻。” 4.犹言猖狂横行。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 三国 六朝 ,为道家言猖披时代,实 中国 数千年学术思想衰落之时代也。”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玉人﹞愀然曰:‘ 朱公 ( 朱舜水 )以 崇禎 十七年,即吾国 正保 元年,正值胡人猖披之际,孑身数航 长崎 ,欲作 秦 庭七日之哭,竟不果其志。’”
- 披挹
pī yì
1.犹显现。 2.披襟挹取。
- 披文
pī wén
1.加以文饰。 2.披阅文章。 3.犹言提倡文学。谓开拓重文的风气。
- 锦披
jǐn pī
1.一种挂在宝座或背上的彩色披 2.挂在祭台背后和上面或圣体栏杆旁边的一种彩色披
- 披核
pī hé
披阅考校。
- 披检
pī jiǎn
翻阅查检。
- 披拨
pī bō
犹推开。
- 木披
mù pī
因果实多,致使树枝断裂。 用以比喻臣下势大妨主。语本《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吴师道 补正:“披,折也。”《梁书·张缵传》:“ 贾生 方于指大, 应侯 譬之木披。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
- 披款
pī kuǎn
1.敝开诚意。 2.谓推诚相与。
- 披攘
pī rǎng
犹披靡。 《文选·曹植<责躬诗>》:“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 吕向 注:“披攘,犹披靡也。” 晋 傅玄 《秦女休行》:“洒血溅飞梁,猛气上于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宋 范仲淹 《唐狄梁公碑》:“一朝感通,羣阴披攘。”参见“ 披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