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 畎戎
quǎn róng
即 犬戎 。
- 元戎
yuán róng
主将
- 一戎
yī róng
见“ 一戎衣 ”。
- 诘戎
jié róng
见“ 詰戎治兵 ”。
- 临戎
lín róng
亲临战阵;从军。
- 旃戎
zhān róng
指军旅。
- 众戎
zhòng róng
中草药。 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二·紫参》。
- 墨缞从戎
mò shuāi cóng róng
见“ 墨絰从戎 ”。
- 军戎
jūn róng
军队;军事。
- 孋戎
lí róng
即 骊戎 。春秋 时部族名。 西戎 的一支。《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皆是物也” 唐 陆德明 释文:“﹝ 驪姬 ﹞ 献公 伐 孋戎 所得,而以为夫人。”
- 兴戎
xīng róng
发动战争;引起争端。《书·大禹谟》:“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孔颖达 疏:“兴戎,谓疾人而动甲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穆姬 ﹞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宋 程颐 《四箴·言箴》:“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
- 姜戎
jiāng róng
[a national minority lived in south of Jin St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居住在晋国南部的少数民族。晋国的附庸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狐裘蒙戎
hú qiú méng róng
狐裘的皮毛凌乱。 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
- 和戎
hé róng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 郁达夫 《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明 马銮 《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 郁达夫 《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 即戎
jí róng
用兵;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