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戍
liú shù
驻守
- 坐戍
zuò shù
指充军,流放。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年伯》:“ 鄢 时坐戍归里,讼言於人,责 王 薄於世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刘畏所侍御》:“ 刘 坐戍 广西 之 潯州 ,病死。”
- 亭戍
tíng shù
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
- 卫戍
wèi shù
警备;守卫
- 扞戍
hàn shù
守卫。
- 常戍
cháng shù
长期戍守。
- 屈戍
qū shù
1.即屈戌。 2.指蝴蝶扇铰。
- 守戍
shǒu shù
戍守,防守保卫。
- 关戍
guān shù
边界上的关隘、城堡。
- 边戍
biān shù
1.戍边;守卫边疆。 《管子·揆度》:“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譙之,当壮者遣之边戍。”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诗:“山川万里復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嘉运 所製乐府曰《胡渭州》、《双带子》、《盖罗缝》、《水鼓子》。此皆絶句,述边戍行旅之怀,与题全无干涉。” 2.守边部队。《宋书·索虏传》:“ 太祖 虑其侵犯 淮 泗 ,迺敕边戍:‘小寇至,则坚守拒之。’” 宋 曾巩 《救灾议》:“空近塞之地,失战鬭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以不增尔。”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今年秋粮以棉布代输,以给边戍。” 3.边疆;边境。《后汉书·百官志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明 孙传庭 《题犯官任錡等招繇疏》:“﹝ 任錡 ﹞多赃狼藉,众怨沸腾,欲正王章,宜投边戍。”
- 出戍
chū shù
到边地戍守。明 陈子龙 《上巳行》:“万里 黄龙 谁出戍,三年紫燕独归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因想此时国家用兵,出戍的人必多;出戍的人多了,戍妇自然也多;因作了三章《戍妇词》。”
- 戎戍
róng shù
行伍,军队。
- 孤戍
gū shù
谓孤立的边城。
- 烽戍
fēng shù
设置烽燧,驻兵防守之处。
- 羁戍
jī shù
谓远戍边疆。
- 镇戍
zhèn shù
1.镇守,戍守。《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夫 夏口 ,贼之衝要,宜选名将以镇戍之。”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往年镇戍到 蘄州 , 楚 山萧萧笛竹秋。”《元典章·兵部一·逃亡》:“窝主隣佑人等不以镇戍军情为重,隐留在家宿食,不行出首。” 2.指驻防军的营垒、城堡。《北齐书·元景安传》:“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 突厥 强盛,虑或侵边。仍詔 景安 与诸军缘塞以备守。”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修默 避之,先往,至一镇戍,方息於逆旅, 郊 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