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愧辱
kuì rǔ
1.羞辱。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宋 王安石 《涓涓乳下子》诗:“古人思慰亲,愧辱寧在己。”《清史稿·爱新觉罗允禩传》:“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 2.指遭受羞辱。《史记·龟策列传》:“还徧九州,未尝愧辱,无所稽留。”
- 腆愧
tiǎn kuì
羞愧。
- 惶愧
huáng kuì
惶恐羞愧。《资治通鉴·汉文帝元年》:“又问:‘一岁钱穀入几何?’ 勃 ( 周勃 )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元来恩相因某之故,累及罢官,某反苟颜窃禄於此,深切惶愧!” 叶圣陶 《风潮》:“他的脸还是红着……显得他正在惶愧呢。”
- 愧惶
kuì huáng
羞惭不安。
- 愧悦
kuì yuè
羞愧而悦服。《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 师 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 陈雍州 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胡三省 注:“ 司马师 承父懿之后,大臣未附,引咎责躬,所以愧服天下之心而固其权耳。”
- 愧怯
kuì qiè
害羞。
- 愧忿
kuì fèn
犹恼羞成怒。《宋史·何承矩传》:“ 承矩 条杀获以諭州民,或揭於市, 契丹 愧忿,故有此役。”
- 自惭形愧
zì cán xíng kuì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 愧悔无地
kuì huǐ wú dì
羞愧懊悔得无地自容。
-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qǐ néng jìn rú rén yì,dàn qiú wú kuì wǒ xīn
只求不愧对自己的内心
- 当之无愧
dāng zhī wú kuì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 毫无愧色
háo wú kuì sè
指一点都没有感到惭愧。
- 羞愧万分
xiū kuì wàn fēn
形容一个人做错了事,感到羞耻和惭愧。
- 面有愧色
miàn yǒu kuì sè
面有愧色miàn yǒu kuì sè,是指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
- 满面羞愧
mǎn miàn xiū kuì
感到羞耻和惭愧
- 无愧辞
wú kuì cí
诚信而没有言不由衷的话。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 晋国 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 唐 李商隐 《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