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恬不知愧
tián bù zhī kuì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 恬不为怪
tián bù wéi guài
恬:安然;为:认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 恬不知怪
tián bù zhī guài
指安然处之,不以为怪。
- 恬不知羞
tián bù zhī xiū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 同“恬不知耻”。
- 文恬武嬉
wén tián wǔ xī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 恬静
tián jìng
恬适安静
- 安恬
ān tián
1.安然恬静。宋 陶穀 《清异录·酒浆》:“﹝ 法常 ﹞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明 张居正 《答楚按院雷信庵》:“ 楚 民咸获安恬之利,公之造福於 楚 人,所宜世世而俎豆之者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炸爆洪声,震天动地,枪林弹雨,硫烟迷闷的新环境,立刻便震惊了‘东方稚儿’安恬静寂的‘伪梦’。” 2.淡泊,不追求名利。《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元年》:“ 相王 宽厚谨恭,安恬好让,故经 武 韦 之世,竟免於难。”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嗟嗟勿復问,安恬固无媿。”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先 文康公 尝有诗云:‘平生趣操号安恬,退亦怡然进不贪。’” 3.满不在乎,坦然。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方 王敦 篡势已成,举朝不悟,尚安恬自若。”
- 恬不知耻
tián bù zhī chǐ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 恬淡
tián dàn
指人的性格恬静;恬静淡泊
- 恬穆
tián mù
沉静肃穆。
- 心旷神恬
xīn kuàng shén tián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同“心旷神怡”。
- 恬噪
tián zào
1.发出粗而沙哑的叫声 2.发出它天然的叫声
- 恬夷
tián yí
安静平和。
- 恬惔
tián dàn
见“ 恬淡 ”。
- 恬适
tián shì
1.安适。宋 苏轼 《与康公操都官书》:“某稔闻才业之美,尚淹擢用,向承非罪被移,众论可怪。贤者处之,想恬适也。”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 石农先生 自髫年及於中岁……多处於忧患之中,即偶有恬适之时,亦思往念来,不可终日。” 叶圣陶 《归宿》:“ 陈君 慨叹道,这真是个不解之谜,既然感觉到这种境界未必恬适,却又喜欢向它奔趋!” 2.指随遇而安的性格。《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虞博士 爱 庄徵君 的恬适, 庄徵君 爱 虞博士 的浑雅。”
- 恬然自得
tián rán zì dé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