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木忽郎
ā mù hū láng
古蒙古语。平安。
- 忽慌
hū huāng
见“ 忽怳 ”。
- 恬忽
tián hū
犹淡泊。
- 贬忽
biǎn hū
批评和轻视。
- 蓦忽
mò hū
忽然。《朱子语类》卷五九:“若只管兀然守在这里,驀忽有事至于吾前,操底便散了。”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三出:“驀忽心闲,小楼东栏桿镇倚。” 清 曹寅 《西轩纳凉口号》之三:“驀忽垂杨十五年,那容泥絮不风蝉。”
- 忽溜
hū liū
转动貌。
- 感忽
gǎn hū
恍忽,不可捉摸。
- 忽忘
hū wàng
忘记。
- 忽忘心安
hū wàng xīn ān
告诫人们不要忘了内心的坦然。
- 仲忽
zhòng hū
相传 周 代“八士”之一。
- 一忽忽
yī hū hū
一忽,一会儿。
- 阿那忽
ā nà hū
1.形容体态柔美、苗条。阿,通“ 婀 ”。忽,助词。 2.元 杂剧曲牌名,属双调。传自 女真 或 蒙古 。 元 关汉卿 《新水令》套曲:“﹝阿那忽﹞酒劝到根前,只办的推延。桃花去年人面,偏怎生冷落了今年。”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他将那阿那忽腔儿合唱,越感起我悲伤。”
- 忽诸
hū zhū
1.一下子;忽然。 诸,助词。《左传·文公五年》:“ 臧文仲 闻 六 与 蓼 灭,曰:‘ 皋陶 、 庭坚 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2.指忽然而亡。《南齐书·王僧虔传》:“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復游宦之兴矣。”《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臣 光 曰:‘ 燕丹 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 秦 ,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 召公 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 胡三省 注:“忽诸,言忽然而亡也。”
- 骤忽
zhòu hū
猛然,忽然。
- 超忽
chāo hū
1.遥远貌。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 吕向 注:“超忽,远貌。” 唐 李白 《送杨山人归天台》诗:“客有思 天台 ,东行路超忽。” 明 许承钦 《报国寺双松歌》:“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双云峰。” 2.引申为精神高逸貌。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桃花坞》:“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3.迅速貌。 唐 韦应物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 明 唐顺之 《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虏气凭凌恒候月, 汉 兵超忽若乘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惆怅;迷惘。超,通“ 惆 ”。 唐 刘景复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今朝闻奏《凉州》曲,使我心神暗超忽。” 唐 柳宗元 《送文郁师序》:“登高远望,悽愴超忽。”
- 简忽
jiǎn hū
轻视,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