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服
zhēng fú
1.用武力降服 2.施加影响或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就范或折服
- 螽斯之征
zhōng sī zhī zhēng
指子孙众多的征兆。
- 横征暴敛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敛:搜刮。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
- 南征北战
nán zhēng běi zhàn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三征
sān zhēng
1.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是时,征南大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等,各献征 吴 之计。朝以三征计异,詔问尚书 傅嘏 。” 胡三省 注:“ 汉 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毋丘俭 方为镇南而曰三征,史概言之。” 2.朝廷三次征召。《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前后三徵,皆以直諫不合。”《晋书·儒林传·刘兆》:“ 武帝 时,五辟公府,三徵博士,皆不就。” 唐 李颀 《送刘四赴夏县》诗:“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 氓征
méng zhēng
对民众的征敛。
- 七律长征
qī lǜ cháng zhēng
毛泽东带领红军到达延安后写的一首律诗,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红军对远征中艰难险阻的无所畏惧。
- 咎征
jiù zhēng
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 蔡沉 集传:“某事失,则某咎徵应。”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惧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 唐 李邕 《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徵。” 严复 《<原富>按语》:“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实而后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谓也。”
- 征举
zhēng jǔ
征召举荐。
- 中国远征军
zhōng guó yuǎn zhēng jūn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信而有征
xìn ér yǒu zhēng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 万里长征
wàn lǐ cháng zhēng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 能征惯战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 象征
xiàng zhēng
1.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 2.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
- 靖节征士
jìng jié zhēng shì
即 陶潜 。
- 东讨西征
dōng tǎo xī zhēng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同“东征西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