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钞引法
chāo yǐn fǎ
纸币的发行制度。 《金史·食货志三》:“户部尚书 蔡松年 復钞引法,遂製交钞,与钱并用。”亦省作“ 钞法 ”。《金史·食货志三》:“若与银均纳,则彼增此减,理必偏胜,至碍钞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及 高巖夫 为三司副使,倡行钞法,初甚贵重,过於钱,以其便于持行也。”《明史·太祖纪二》:“三月辛酉,立钞法。”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
- 引考
yǐn kǎo
长寿。《书·洛诰》:“惠篤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 殷 乃引考。” 蔡沉 集传:“ 殷 人亦永寿考也。”
- 煽引
shān yǐn
煽动引诱。
- 黨引
dǎng yǐn
结党互为援引。宋 欧阳修 《朋党论》:“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 引棹
yǐn zhào
指行船。
- 钞引
chāo yǐn
宋 代茶、盐、矾等物的生产运销由政府管制,政府发给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这类产品的证券,名茶引、盐引、矾引,统称“钞引”。
- 熨引
yùn yǐn
指熨法和导引。
- 引控
yǐn kòng
引导控制。
- 秘引
mì yǐn
神奇的序曲。
- 贬引
biǎn yǐn
谓引咎自责。
- 琴引
qín yǐn
琴曲名。
- 引渡
yǐn dù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
- 锡引
xī yǐn
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元史·食货志二》:“铅锡在 湖 广 者, 至元 八年, 辰 、 沅 、 靖 等处转运司印造锡引,每引计锡一百斤,官收钞三百文,客商买引,赴各冶支锡贩卖。无引者比私盐减等杖六十,其锡没官。”
- 引逗
yǐn dòu
1.挑逗引逗小姐 2.引诱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红楼梦》
- 引颈
yǐn jǐng
1.伸长颈项。唐 杜甫 《舟前小鹅儿》诗:“引颈嗔船过,无行乱眼多。”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还歇在那里,引颈下望。” 2.指被杀。 汉 蔡邕 《刘镇南碑》:“ 永汉 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风先駈,莫不震肃,奸轨改节,不仁引颈。” 清 杜濬 《樵青歌》:“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颈先朝露。” 3.思慕貌;期待貌。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宋史·朱台符传》:“今祥禫将终,中外引颈观听德音。”
- 钞引库
chāo yǐn kù
印造和储藏钞引和交钞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