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法
qì fǎ
废弃法度。
- 遴弃
lín qì
谓经选择而舍弃。
- 弃礼
qì lǐ
抛弃礼制。 《左传·昭公十三年》:“弃礼违命, 楚 其危哉!”《左传·哀公七年》:“ 晋 范鞅 贪而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
- 谤弃
bàng qì
谓受到诽谤而被遗弃。
- 谴弃
qiǎn qì
遭谴谪而被弃置。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又不幸,年三十二时有罪谴弃。”
- 谪弃
zhé qì
犹谪置。
- 弃础
qì chǔ
废弃的柱礅。泛指废墟。
- 弃本
qì běn
古指不务农桑。
- 绝弃
jué qì
彻底丢弃。
- 逐弃
zhú qì
驱逐并抛弃。
- 弃撇
qì piě
丢开;撇下。
- 弃物
qì wù
1.被丢弃之物;废物。《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茶具》:“凡製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忧,再曲则称弃物矣。” 2.比喻没用之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文清语》:“ 乾隆 末, 和相 当权,最尚奢华……其衣冠敝陋、悃幅无华者,人皆视为弃物。”
- 阻弃
zǔ qì
荒废。
- 敝弃
bì qì
破旧不用。
- 散弃
sàn qì
1.四散弃置;随意弃置。 2.闲散自弃。
- 脱弃
tuō qì
1.亦作“脱弃”。 犹抛弃。 2.见“脱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