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邑庠
yì xiáng
明 清 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謁先圣于邑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 成 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绅 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 党庠
dǎng xiáng
指古代乡学。 语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於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 陈炽 《<盛世危言>序》:“故 三代 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 始皇 愚之。”
- 黨庠
dǎng xiáng
指古代乡学。语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於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 陈炽 《<盛世危言>序》:“故 三代 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 始皇 愚之。”
- 虞庠
yú xiáng
周 代学校名。
- 周庠
zhōu xiáng
1.周代地方所设的学校。 2.指学校。
- 庠士
xiáng shì
指在学生员。 明 清 时为秀才的别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嗤鄙·侮人自侮》:“ 吴 中人士,好为滑稽。向有一年少庠士,吻流也。一日遇所善僧,戏曰:‘秃子之秃字若为写?’僧应声曰:‘即秀才秀字掉转尾去。’士为屈服。”
- 庠塾
xiáng shú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 庠均
xiáng jūn
古代学校。均,成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迨今五十餘年,庠均之士,未闻祖是编纪事实,以广贤关嘉话者,似为闕典。”
- 上庠
shàng xiáng
古代的大学。
- 庠生
xiáng shēng
[student] 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不才姓刘,今年二十三岁。 府城 益都县 庠生也。--《豆棚闲话》
- 庠序
xiáng xù
泛指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 入庠
rù xiáng
明 清 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入庠”。
- 胶庠
jiāo xiáng
周 代学校名。
- 在庠
zài xiáng
明 清 时代,凡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秀才,称为“在庠”。 庠,古代的地方学校。《儒林外史》第二回:“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 梅相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他何尝在庠,是个监生报捐的功名。”
- 庠斆
xiáng xiào
古代学校。
- 庠校
xiáng xiào
古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