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庙策
miào cè
指朝廷的谋略。
- 遗庙
yí miào
犹古庙。
- 庙院
miào yuàn
1.指名门望族世有官祭的宗祠。 2.寺院。
- 庭庙
tíng miào
朝廷。庭,通“ 廷 ”。
- 群庙
qún miào
诸宗庙。 《孔丛子·巡守》:“命有司告羣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
- 庙律
miào lǜ
朝廷的法制。
- 邑庙
yì miào
指城隍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遂信步走到邑庙 豫园 ,游玩一番,然后出城。”
- 庙食
miào shí
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 特庙
tè miào
古代宗庙外另立的祀庙。《公羊传·隐公五年》“九月,考 仲子 之宫” 汉 何休 注:“不就 惠公 庙者,妾母卑,故虽为夫人,犹特庙而祭之。礼,妾庙子死则废矣。”
- 庙祧
miào tiāo
泛指祖庙。
- 祧庙
tiāo miào
远祖庙。
- 庙廷
miào tíng
1.宗庙或庙宇的前殿。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 正始 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詔祀故尚书令 荀攸 於太祖庙廷。”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姚广孝》:“ 广孝 赠 荣国公 ,謚 恭靖 ,配享 成祖 庙廷。”《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得神灵庇护,保佑氏儿身体康健,情愿绣下长幡二首,外加礼物,亲诣庙廷顶礼酬谢。” 2.君王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五》:“据此,则庶人之议,非私议於草野,乃议於庙廷之上也。”
- 羣庙
qún miào
诸宗庙。《孔丛子·巡守》:“命有司告羣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
- 庙象
miào xiàng
见“ 庙像 ”。
- 迁庙
qiān miào
1.古代太庙中专门供奉、祭祀被迁神主之庙殿。也称远庙。太庙之制,中为始祖或太祖,为不迁之主,左右三昭三穆,自天子之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之父、之祖共六代。天子薨,其子继位,则迁新死之天子神主入祀太庙为第六代,而迁原第一代神主入迁庙。 2.谓迁移新死天子的神主入祀太庙,迁移其高祖之祖的神主入祀迁庙,并依次迁移原昭穆神主位置的仪式。
- 庙庭
miào tíng
1.朝堂;朝廷。 2.宗庙;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