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仄
píng zè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 和平
hé píng
1.以不存在大的战争和国际事务的普遍稳定为其特征的国际历史时期 2.政府之间互相友好;没有战争的状态 3.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4.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5.没有战争的 6.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
- 平衡
píng héng
1.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2.两物齐平如衡 3.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4.生理学中某种特定营养物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关系 5.两种或几种相反的力或过程之间不产生任何加速度或净变化的平衡状态 6.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
- 粉饰太平
fěn shì tài píng
粉饰:涂饰表面。 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
- 素昧平生
sù mèi píng shēng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 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 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 平白无故
píng bái wú gù
平白:凭空;故:缘故。 指无缘无故。
- 平凡
píng fán
1.平常的能力和价值,被认为迟钝、没有灵感的或拙劣的;明显地缺乏特色或长处 2.没有值得注意的事件 3.不高傲,不崇高 4.不夸张,不虚饰 5.具有通常或重复的特点 6.与工作日有关或具有工作日特征;普通的 7.无特色或无区别 8.毫无异常之处;没有创见、新颖或趣味 9.具有平民大众一般的特征 10.缺乏独创性
- 万顷平波
wàn qǐng píng bō
万顷:一百万亩;平波:水面平静。指广阔的水面仅有微波荡漾。
- 平心静气
píng xīn jìng qì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 平行
píng xíng
1.向同一方向延伸而处处等距离的;在同一方向上形成一条线而不相交 2.等级相同,没有隶属关系 3.同时进行
- 平章
píng zhāng
1.评处;商酌。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4.辨别彰明。《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 虎落平阳
hǔ luò píng yáng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 升平
shēng píng
太平升平之世歌舞升平
- 平步青云
píng bù qīng yún
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 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 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