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币
shū bì
1.书写礼单。 2.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
- 白鹿币
bái lù bì
汉武帝 时的一种货币。以白鹿皮为之,故名。
- 白鹿皮币
bái lù pí bì
即白鹿币。
- 台湾银币
tái wān yín bì
台湾硬币1982年由督造官吏刘铭传在台北、台南两地建设台湾造币厂和台北官银局共同监制。
- 入币
rù bì
犹言纳币。 因婚嫁而赠送财礼。币,帛。
- 卑辞厚币
bēi cí hòu bì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 六币
liù bì
古代朝聘所献的六种礼物。
- 台币
tái bì
现流通的台币,是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到台湾后的法定货币,1949年6月15日起开始发行流通,ISO 4217代号为TWD(或简称为NT$、NTD)。 其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口语中常以块代圆;闽南语亦以箍(白话字:kho͘)代圆。亦有部分汉语使用者会以毛代角。
- 牲币
shēng bì
牺牲和币帛。 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
- 三币
sān bì
古指珠玉、黄金、刀币。
- 玳瑁币
dài mào bì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 楮币
chǔ bì
1.指 宋 、 金 、 元 时发行的“会子”、“寳券”等纸币。 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辨楮币二字》:“古有三币,珠玉为上,金次之,钱为下。自 秦 汉 专以钱为币。近岁用会子,盖 四川 交子法,特官券耳,不知何人目为楮币。”《金史·食货志三》:“小民浅肤,谓楮币易坏,不若钱可久,於是得钱则珍藏,而券则亟用之,惟恐破裂而至於废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楮币于 宋 谓之会子,于今谓之寳钞,虽制用不同,而以久而轻,则弊一而已矣。” 清 魏源 《军储篇三》:“近世银币日穷,银价日贵,於是有议变行楮币者。” 章炳麟 《五无论》:“返观专制之国,钱币一出於国家,然民间犹得以碎银贸易,至於楮币,则国家尚鲜为之。” 2.指祭供时焚化的纸钱。《朱子语类》卷一三八:“ 汉中 之民当春月,首戴白楮币,上 诸葛 墓。”《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感 兴娘 之情,以釵货於市,得钞二十锭,尽买香烛楮币,齎诣 琼花观 ,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之。”《清史稿·礼志十一》:“殷奠,列饌筵二十一,酒奠十一,羊九,楮币九万。”
- 伪币
wěi bì
伪造的钱
- 释币
shì bì
古代用币帛祝告宗庙、神灵的一种礼仪。
- 彩币
cǎi bì
1.指赏赐的财帛。 2.彩礼。旧俗定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束帛。
- 基础货币
jī chǔ huò bì
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