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娉币
pīng bì
1.行聘礼时所致币帛财物。 2.古代婚礼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币。
- 委币
wěi bì
致送财礼。
- 奉币
fèng bì
犹进贡。
- 奁币
lián bì
陪嫁的财物。
- 山西银币
shān xī yín bì
宣统年间,在山西境内,曾见到过数种库平一钱四分四厘的银辅币。
- 广西银币
guǎng xī yín bì
铸币简介 :1919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主政广西,将清朝留下来的“广西铜元局”改造成“广西造币厂”,自己开铸贰毫银币。1922年,广西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一年”二毫银币。
- 袁头币
yuán tóu bì
北洋政府所铸 袁世凯 头像壹元银币的俗称。 千家驹 郭彦岗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四:“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停铸袁头币。”亦省称“ 袁头 ”。 千家驹 郭彦岗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四:“旧 中国 境内(在抗日战争以前)就通行‘袁头’和‘孙头’两种银元,其成色基本相同,可以通用。”
- 外币折算
wài bì zhé suàn
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成为本国货币的等值或者另外一种外币的等值的程序,它只是在会计上对原来的外币金额的重新表述,或者说,将外币统一换算成记账本位币的等值。
- 外币
wài bì
外国的货币
- 夕币
xī bì
聘问前夕,展视礼物。
- 货币地租
huò bì dì zū
封建地租形式之一。农民出售农产品以换取货币来缴纳地租。封建社会后期货币地租成为封建地租的主要形式。
- 国币
guó bì
1.国家规定的货币。《管子·山至数》:“国币尽在下,币轻穀重。” 2.旧指 中国 国定的银本位货币。 清 宣统 二年(1910年),规定国币单位,定名曰“圆”。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币,采用法币,沿称国币。
- 星币四
xīng bì sì
塔罗牌中小阿卡那“星币”组的第四张牌。
- 器币
qì bì
礼器玉帛。《左传·桓公六年》:“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杜预 注:“币,玉帛。”
- 卑辞重币
bēi cí zhòng bì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 劣币
liè bì
劣币又称格雷欣法则,是指价值不同的金属货币被赋予同等的偿付能力时,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必然会取代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