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帨巾
shuì jīn
拭手的巾帕。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宣医丧命敕葬破家》:“勅葬之家,使副洗手帨巾,每人白罗三疋,他物可知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 微波 绣之於帨巾,不去手。”
- 浴巾
yù jīn
澡巾
- 白叠巾
bái dié jīn
棉布做的巾。
- 红巾军
hóng jīn jūn
1.亦省称“ 红巾 ”。 南宋 初年北方抗 金 义军。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后来 河北 、 淮北 地区也有。《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先是 河东 之民,所在出攻城邑,皆用 建炎 年号。又有红巾军,於 泽 潞 间尝劫 宗翰 寨,故 金 捕红巾甚急;然真红巾不可得,多杀平民亡命者。” 2.元 末(公元1351年--1366年) 刘福通 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红巾而得名。《全元散曲·醉太平》:“堂堂大 元 ,姦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 元 ﹞到末年,数当乱,任非其人,酷刑横歛, 台 温 处 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谋叛者各起, 黄岩 方谷珍 因而肇乱, 江 淮 红巾徧四方矣。”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元末红军》:“ 张仲举 在都,寄 浙 省参政 周玉坡 云:‘天子临轩授鉞频,东南无地不红巾。’”参阅《明史·韩林儿传》。
- 一字巾
yī zì jīn
1.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 。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 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 2.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 苏少卿 《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 项巾
xiàng jīn
围巾。
- 巾箧
jīn qiè
即巾箱。
- 麪巾
miàn jīn
亦作“麵巾”。即面筋。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麵巾。”参见“ 麪筋 ”。
- 巾帼奇才
jīn guó qí cái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
- 抹眉头巾
mǒ méi tóu jīn
齐眉的头巾。
- 巾冠
jīn guān
1.巾和冠,古代成人所服。亦指戴巾冠。《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餘齿颊带茶香。” 2.古成年人始戴巾冠,故亦指长大成人。《南齐书·王俭传》:“盛年已老,孙孺巾冠;人物俱迁,逝者将半。”
- 绣汗巾儿
xiù hàn jīn ér
经过整理的西河大鼓传统曲目。
- 羊肚子手巾
yáng dǔ zi shǒu jīn
见“ 羊肚手巾 ”。
- 羊肚手巾
yáng dù shǒu jīn
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
- 榖皮巾
gǔ pí jīn
用榖皮纤维所制的头巾。
- 鷾鸸巾
yì ér jīn
头巾名。形似燕,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