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巾
jù jīn
大巾。用以蔽膝或盖头。
- 岸巾
àn jīn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 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 方山巾
fāng shān jīn
古儒者所戴的软帽。 形制似方山冠。 唐 李白 《嘲鲁儒》诗:“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明 徐咸 《西园杂记》卷上:“ 嘉靖 初年,士夫间有戴巾者,今虽庶民亦戴巾矣;有唐巾、程巾、坡巾、华阳巾、和靖巾……方山巾、阳明巾,巾制各不同。閭阎之下,大半服之。”
- 山巾
shān jīn
山野隐士的便帽。
- 青巾校尉
qīng jīn xiào wèi
东汉 职官名。 光武 建武 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唐 韩翃 《送刘将军》诗:“青巾校尉遥相许,墨矟将军莫大夸。”
- 林宗折巾
lín zōng shé jīn
指 东汉 郭林宗 折巾之事。
- 林宗巾
lín zōng jīn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品学为时人所重,曾途行遇雨,头巾垫其一角,人争效之,故折巾一角,称为 林宗 巾。事见《后汉书·郭太传》。
- 巾子
jīn zǐ
头巾。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巾幞》:“巾子制,顶皆方平,仗内即头小而圆鋭,谓之内样。”《说郛》卷十引 前蜀 马鉴 《续事始·巾子》:“《实録》云:‘ 隋 大业 十年,左丞相 牛弘 上议,请著巾子,以桐木为之,内皆漆。 唐 武德 初,置平头小样巾子。 武后 内宴,赐百寮丝葛巾子。 中宗 内宴,赐宰相内样巾子。’”
- 解巾
jiě jīn
除去头巾。谓出任官职。
- 折角巾
zhé jiǎo jīn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 乌角巾
wū jiǎo jīn
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 常为隐士所戴。
- 角巾
jiǎo jīn
1.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 2.借指隐士或布衣。 3.指归隐。
- 奉巾栉
fèng jīn zhì
伺候梳洗。 谓充当妻室。
- 奉衣巾
fèng yī jīn
犹奉巾栉。
- 平头小样巾
píng tóu xiǎo yàng jīn
头巾名。
- 角头巾
jiǎo tóu jīn
即角巾。 唐 元稹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诗:“病瘴年深浑秃尽,那能深置角头巾。”参见“ 角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