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陁崩
tuó bēng
倒塌,崩裂。
- 崩落
bēng luò
1.倒塌,倾倒。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其山岸崩落者,声闻数百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蛇果就掌吸饮。饮未及尽,遽伸其体,摆尾若霹靂之声,触树,树半体崩落。” 2.引申为没落。 李大钊 《中山主义的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在一八四○年 英国 炮火之下,许多的分解的要因凑合起来,日益发展,以影响于 中国 的财政、产业、政治与道德,皇帝的权威遂不能不崩落。”
- 崩荡
bēng dàng
1.亦作“崩盪”。崩溃动荡。 2.见“崩荡”。
- 崩阤
bēng tuó
1.亦作“崩陁”。 塌毁。 2.引申指败坏。
- 崩缺
bēng quē
亦作“ 崩闕 ”。败坏。
- 崩颓
bēng tuí
1.倒塌毁坏。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狱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元典章·户部八·河伯》:“雨復霖霈,塘路衝陨,园岸崩頽,稻秧浸烂。”《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况 岐山 王业所基,一旦崩頽,事非小故。” 郭沫若 《陶行知挽歌》:“真是天变地异呀,又崩颓了一座 泰山 。” 2.败坏衰落。《<孝经注疏>序》:“适值 周 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頽。” 清 顾炎武 《骊山行》:“一朝大运合崩頽,三宫九市横豺虎。”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大家族制度既入了崩颓粉碎的运命,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溃粉碎了。”
- 崩渹
bēng hōng
水奔涌声。
- 崩弛
bēng chí
1.塌毁。 2.涣散;败坏。
- 崩沮
bēng jǔ
犹溃散,涣散。
- 崩槎
bēng chá
见“ 崩查 ”。
- 崩陨
bēng yǔn
1.亦作“崩殞”。 亦作“崩霣”。塌陷。 2.迸裂。 3.犹痛心。
- 格崩
gé bēng
象声词。 《小说月报》1981年第11期:“ 老曲 浑身是泥地回来了,把衣服抖得格崩响。”
- 崩崩
bēng bēng
象声词。 弹拨弦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 崩愧
bēng kuì
痛心惭愧。
- 沙崩
shā bēng
沙岸崩塌
- 崩石
bēng shí
损坏的刻石。 指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