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德
suì dé
1.谓土地一年四季滋生万物的功德。《管子·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 尹知章 注:“言土能成岁之德也。” 2.岁中德神。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在阳,岁德在阴,岁美在是,圣人动而应之制。” 清 允禄 等《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岁德》:“ 曾门经 曰:‘岁德者,岁中德神也。’”
- 岁调
suì diào
每年定额的布帛税。《北史·卢同传》:“时 相州 刺史 奚康生 徵百姓岁调,皆长七八十尺。”
- 岁遗
suì yí
每年进献的钱物。《汉书·陈汤传》:“﹝ 郅支单于 ﹞又遣使责 闔苏 、 大宛 诸国岁遗,不敢不予。” 颜师古 注:“岁遗者,年常所献遗之物。”《宋史·食货志下一》:“而 契丹 邀割地,復增岁遗至五十万。”
- 岁报
suì bào
一年的报答。 谓年终腊祭酬谢神的保佑。
- 报岁
bào suì
每年收获后祭神,谓“报岁”。 亦指收获时节。 隋炀帝 《敬灵龛疏》:“盛矣哉!是我大师证道之基趾也;至矣哉!是我良田之报岁也。”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每一物品皆有调察讲习所,有学士多人聚而讲之,以报岁时发明布告之。”
- 献岁
xiàn suì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王逸 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 宋 司马光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 清 刘献廷 《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 顷岁
qǐng suì
1.近年。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禎应四塞。”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臣又窃闻之,自顷岁以来,大臣奏事,陛下无所詰问,直可之而已。” 章炳麟 《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三章:“顷岁政变,内阁迭更,彼独阴结外援,盘据要职。” 2.昔年。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鏤贞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 裴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令闻旅寄 衡水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顷岁王师薄伐,克平 太原 ,未赏军功,逮兹二载。”
- 登岁
dēng suì
1.丰年。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序:“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 2.升于岁首。《旧唐书·音乐志三》:“玄鸟司春,苍龙登岁。”
- 岁朝
suì zhāo
阴历正月初一。
- 弱岁
ruò suì
男子弱冠之年,女子及笄之年。 亦泛指幼年,青少年。《晋书·姚泓载记论》:“ 景国 弱岁英奇,见方 孙策 。”《北史·儒林传下·沉重》:“ 沉重 字 子厚 , 吴兴 武康 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述旧言怀》诗:“弱岁游 玄圃 ,先容幸弃瑕。” 孙汝听 注:“弱岁,谓弱冠也。” 宋 司马光 《送崔尉之官巢湖》诗:“弱岁家 淮 南,常爱风土美。” 曾延年 《阅历》诗:“弱岁甘嬉笑,心如浊水浑。”
- 步岁
bù suì
推算一年的时间。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历法步岁之法,以冬至斗建所抵,至明年冬至所得辰、刻、衰、秒,谓之斗分。”
- 逾岁
yú suì
1.超过一年。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草木无欲,寿不逾岁。”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序:“ 刘兄 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逾岁,职修人治。”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欧阳公辞官》:“今纔逾岁,又超转两资。” 2.过了一年;到了第二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乐饮逾月,忽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逾岁,择吉迎女归,夫妻相得甚欢。” 清 薛福成 《<寄龛文存>序》:“逾岁復来,趣之益力。” 3.犹超龄。 清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卷二五:“挑选八旗秀女事隶户部……年已在十七以上谓之逾岁,则列於本届合例女子之后。”
- 岁节
suì jié
1.年节。《后汉书·张酺传》:“﹝ 酺 父﹞尝来候 酺 ,适会岁节,公卿罢朝,俱诣 酺 府奉酒上寿。”《宋书·谢方明传》:“从兄 混 有重名,唯岁节朝宗而已。”《剪灯新话·秋香亭记》:“每岁节伏腊,仅以兄妹礼见於中堂而已。” 2.岁月。 宋 朱淑贞 《舟行即事》诗之七:“岁节将残恼闷怀,庭闈献寿阻传盃。”
- 迭岁
dié suì
累岁;连年。清 姚燮 《谁家七岁儿》诗:“连村什佰户,迭岁遭疫荒。”
- 暑岁
shǔ suì
炎热干旱之年。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
- 旷岁
kuàng suì
经年;长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虽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昔 婆罗门 兄弟,欲图如来,初成佛像,旷岁无人应召。”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公在家时,惟以朔望日謁郡守,他官府旷岁不到,殊不识其处。”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 慧远 ﹞慨其道缺,乃令弟子 法净 、 法领 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