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容海纳
shān róng hǎi nà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 山容
shān róng
山的姿容。
- 念家山破
niàn jiā shān pò
词牌名。
- 青山家
qīng shān jiā
指得道的仙家。
- 山家
shān jiā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 家山
jiā shān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 山宫
shān gōng
山中陵庙。
- 珠山石室
zhū shān shí shì
1.位于大珠山东侧悬崖峭壁间,石室深3米, 宽 2.5米,高 3.5米,有门框洞槽和石雕门槛。
- 牛山客
niú shān kè
喻指哀叹人生短暂的人。
- 齐山客
qí shān kè
指登高能赋之人。
- 山阴客
shān yīn kè
指 晋 王徽之 。
- 山客
shān kè
1.隐士。 2.居住在山中的人。 3.踯躅的雅称。
- 山实
shān shí
山中草木的果实。
- 宝珠山茶
bǎo zhū shān chá
见“ 宝珠 ”。
- 宝山
bǎo shān
1.对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称。 2.聚藏宝物的山。
- 官山海
guān shān hǎi
谓于山海设官管理盐铁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