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山
shé shān
1.即 黄鹤山 。 横亘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中。与 汉阳 龟山 隔江对峙。山形蜿蜒如蛇,故名。 2.在 陕西省 宝鸡市 西南。山多蛇,故名。 3.《山海经》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四百里,曰 蛇山 ,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荣,少辛。”《山海经·海内经》:“ 北海 之内,有 蛇山 者, 蛇水 出焉,东入于海。”
- 山池
shān chí
1.山林池沼。 2.山中的水池。
- 山院
shān yuàn
山间庭院。
- 跑山
pǎo shān
1.上山,进山。 2.来往于山中做买卖。
- 山颜
shān yán
山巅。
- 山斗
shān dǒu
1.泰山、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词:“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明乔世宁《何先生传》:“明兴,诗文足起千载之衰,而何李最为大家,今学士家称曰‘何李’,或称曰‘李何’,屹然为一代山斗云。”清姚鼐《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留书与之》诗:“吾非山斗伦,不詆排释迦。”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 山樵
shān qiáo
樵夫。
- 狂山
kuáng shān
传说中的山名。
- 山菜
shān cài
1.野菜。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言采其薇”:“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 前蜀 贯休 《桐江闲居》诗:“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市井携山菜,房廊盖木皮。” 2.茈胡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茈胡》:“茈胡生山中,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 山盟
shān méng
指山为喻的盟誓。 多指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移。
- 山曲
shān qǔ
山势弯曲隐蔽处。
- 山溜
shān liū
亦作“ 山霤 ”。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
- 祖山
zǔ shān
祖宗坟地。
- 山表
shān biǎo
山外;山上。
- 山岅
shān bǎn
见“ 山阪 ”。
- 山面
shān miàn
山的南面。 五代 齐己 《题鹤鸣泉》诗:“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宋 苏轼 《初入庐山》诗之一“要识 庐山 面,他年是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 宋 赵葵 《行营杂录》:“﹝上﹞遂引羣公及内侍数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招羣公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