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禄
jiù lù
领受俸禄。 指出仕任职。
- 葆就
bǎo jiù
谓保卫城池,修成郡县。 葆,通“ 保 ”。
- 就食
jiù shí
就食炒就食:苏北鲁南土语jiùshí[mess]∶到有粮食吃的地方去分寨就食[make a living]∶谋生就食海外 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v。
- 就新
jiù xīn
犹迎新。
- 就日
jiù rì
比喻对天子的崇仰或思慕。语出《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固仰 长安 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 唐 李德裕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 私就
sī jiù
1.私自接近。 2.私自前往。
- 附就
fù jiù
谓与之贴近或靠拢。
- 率就
lǜ jiù
1.轻易而就。 2.随便。
- 相就
xiāng jiù
1.主动靠近;主动亲近。 2.会面。
- 避就
bì jiù
1.避开与趋就。《庄子·盗跖》:“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 成玄英 疏:“夫欲之则就,恶之则避,斯乃人物之常情,不待师教而后为之哉。” 宋 苏轼 《思堂记》:“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復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 清 赵执信 《行十八滩中》诗:“篙师工避就,色授颐指挥。” 2.回避迁就。《魏书·高允传》:“至如 高允 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论,至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而説,无所避就。”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但《论语》云:邦君树塞门。树犹屏也。不言君,但言邦,此皆委曲避就之意也。” 章士钊 《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又激于意气,跅弛不羈,被酒大言,无所避就。” 3.“避祸就福”之省称。 宋 陈亮 《三国纪年·陈登田畴》:“以如是之资,而使志士思避就之计,岂不甚可惜哉!”
- 就第
jiù dì
指免职回家。
- 果就
guǒ jiù
完成。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四年间三换官,往復奔命,不啻万里,席不遑煖,矧笔砚乎?故所託文久未果就。”
- 就成
jiù chéng
造就,养成。
- 就班
jiù bān
1.按次序归位。 2.比喻处于或置于合适的位次。
- 就读
jiù dú
jiù dú在某个学校读书:早年曾~于清华大学。1。
- 晩就
wǎn jiù
犹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