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儆效尤
yǐ jǐng xiào yóu
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 蚩尤
chī yóu
1.传说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领。 以金作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但古籍所载,说法不一:(1)炎帝臣。见《逸周书·尝麦》、《太平御览·兵部一》引《世本》宋衷注、《庄子·盗跖》陆德明释文。(2)黄帝臣。见《管子·五行》、《越绝书·计倪内经》。(3)古庶人。见《周礼·春官·肆师》贾公彦疏引《五经音义》。(4)九黎之君。见《书·吕刑》陆德明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策》高诱注。(5)古天子。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史记·高祖本纪》裴駰集解引《汉书》应劭注。 2.恶人的代称。 3.借指雾或兵气。相传蚩尤与黄帝决战时雾塞天地。 4.星相占卜中的凶神名。 5.星名。通称彗星。
- 罪尤
zuì yóu
罪过;过失
- 负诟忍尤
fù gòu rěn yóu
忍受指责和怨恨。
- 无耻之尤
wú chǐ zhī yóu
尤:突出的。 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 与人无尤
yǔ rén wú yóu
跟他人没关系,不要把责任归咎给他人。
- 悔尤
huǐ yóu
犹怨恨。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唐 元稹 《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 宋 王安石 《送张拱微出都》诗:“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最后决意报讎同力勠,洒血书誓无悔尤。”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
- 无尤
wú yóu
1.没有过失。 2.不加谴罪。 3.没有过失。
- 庶尤
shù yóu
众人的怨恨。
- 拔尤
bá yóu
选取特异者。语出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东都 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明 版插画,颇有千篇一律之观,倘非拔尤绍介,易令读者生厌。”
- 隐尤
yǐn yóu
隐瞒过失。
- 祸尤
huò yóu
祸殃。 出处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笑 越王 海畔穷囚,没来由招祸尤。
- 石尤
shí yóu
见“ 石尤风 ”。
- 过尤
guò yóu
过失;过错。
- 瑕尤
xiá yóu
1.缺点、过失。 2.犹怨尤,指摘。
- 招尤
zhāo yóu
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