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域
fēng yù
1.疆域,领地。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史记·秦始皇本纪》:“诸侯各守其封域。” 明 方孝孺 《送梁宏省亲还广东序》:“ 三代 圣人非不欲用南士也,限于封域不能有其地。” 2.借指某一地区或事物的一定范围。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考封域之灵异。”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国朝承平日,外国朝贡,间数年必有之,史策但书某国贡方物而已,如封域风俗,皆略焉。”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然 汉 时已并称凡箸於竹帛者为文章,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於目睛者皆属之。” 3.指坟墓或陵墓的范围。亦指坟陵。《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东府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上无封域,不用塼甓,以木为槨。” 李周翰 注:“封,界也;域,墙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母后先祔庙》:“至 永乐 五年, 仁孝皇后 崩, 文皇 圣意,已不欲立封域于南方,故迟迟未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大有造於中国……其封域想必属当时恩锡者。”
- 封匦
fēng guǐ
收受奏章的匣子。
- 人封
rén fēng
人间;尘世。
- 上封
shàng fēng
1.谓帝王登 泰山 筑坛祭天。《史记·孝武本纪》:“ 汉 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僊登天矣。”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唐 刘禹锡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务进者争先,上封者潜毁。功言易信,孤愤难申。” 宋 司马光 《答彭朝议寂书》:“虽然朝廷近发詔书,溥覃四海;虽市廛畎亩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
- 蛛网尘封
zhū wǎng chén fēng
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 封锡
fēng xī
封赐。
- 桐封
tóng fēng
见“ 桐叶封弟 ”。
- 封鐍
fēng jué
密封;封闭上锁。
- 封押
fēng yā
缄封签押。
- 泥封函谷
ní fēng hán gǔ
比喻能利用险要地势,坚守住军事要地
- 假封
jiǎ fēng
非正式的封拜。
- 封资修
fēng zī xiū
1.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合称。《人民日报》 2.7:“等到六十年代初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考虑远期打算时,却又在十年中被当作封资修的垃圾扫地出门,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规划?”
- 专封
zhuān fēng
1.擅自分封。《穀梁传·僖公二年》:“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 2.指无限占田。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佔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按,《申鉴·时事》作“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 一受封疆
yī shòu fēng jiāng
一,一个;受,小受呗;封疆,封疆大吏。
- 一封
yī fēng
1.古以十万平方里为“一封”。 2.指单峰(驼)。 3.表数量。用于书信等封缄之物。
- 封桩库
fēng zhuāng kù
宋 朝内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