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坐
jì zuò
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北史·魏纪五论》:“自兹之后, 魏 室土崩,始则制屈强胡,终乃权归霸政。主祭祀者不殊於寄坐,遇黜辱者有甚於弈棊。”《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四年》:“大司马拥十万众屯於近郊,陛下便为寄坐耳。” 胡三省 注:“言大权非己出,託位於臣民之上,势同寄寓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小贞大贞》:“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
- 寄地
jì dì
寄放妻儿财货的地方。
- 寄命托孤
jì mìng tuō gū
寄命:以重要事宜相委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托。
- 身寄虎吻
shēn jì hǔ wěn
指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 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 寄名锁
jì míng suǒ
迷信习俗。怕小孩夭亡,在神或僧、道前寄名为弟子,再用锁形饰物挂在项间,表示借神的命令锁住,称为“寄名锁”。
- 廉可寄财
lián kě jì cái
能够以钱财相托。指十分廉洁的人。
- 寄予厚望
jì yǔ hòu wàng
对某人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某人可以在未来成大事。
- 函寄
hán jì
邮寄。
- 内寄生
nèi jì shēng
生物学用语。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例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 寄公
jì gōng
古指失国后寄居别国的诸侯。后亦泛称失位而流亡者。
- 寄儿
jì ér
义儿,干儿。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为首者,系 青浦 周立春 之寄儿 王 姓也,年约十七、八。”
- 侨寄法
qiáo jì fǎ
两 晋 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 王导 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 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 寄任
jì rèn
1.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 隋 江总 《为沉君理让仆射领吏部表》:“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绵力薄材。”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 宋 曾巩 《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献纳,或委以藩镇,使剸治烦剧,必能上副忧勤,不负寄任。” 2.托付重任。《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六月,甲戌, 鸿渐 来自 成都 ,广为贡献,因盛陈利害,荐 旰 才堪寄任。”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况全 蜀 重地,数十年间,硕德名臣,方可寄任。” 宋 苏轼 《与汪道济书》之二:“某见报移 汶 上,而勑未下。老病不堪寄任,方欲力辞,未知得免否。”
- 寄付
jì fù
委托;托付。
- 寄鴈传书
jì yàn chuán shū
谓传递书信。宋 黄庭坚 《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鴈傳書謝不能。”
- 终末寄主
zhōng mò jì zhǔ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