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名
shěn míng
审定名分。
- 审判者
shěn pàn zhě
审理案件并加以判决。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萧山县人来度,官滇中。尝睡去,于冥中列坐审判世间事,亦有千古未结之案。”瞿秋白《赤都心史》十九:“这位女教师不得不受审判,争辩的结果,反得知审判官中每人至少也得七份口粮呢。”引申为检验评价。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五:“在事实的靠得住与否这一点上,观众最容易审判一个作家了。”法理解释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对来源于人民检察院的公诉案件或者自诉人自诉的案件进行审理并判决的一项活动。
- 公开审判
gōng kāi shěn pàn
指法院审理案件公开进行。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 审辨
shěn biàn
审慎辨别。
- 审稽
shěn jī
详细考查。
- 审谕
shěn yù
指太子的师傅对太子的明白开导。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喻,通“ 諭 ”。
- 审谛
shěn dì
仔细地看
- 审考
shěn kǎo
犹审查。
- 驳审
bó shěn
1.驳问审讯。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桐公》:“自 戴 入井,邻人殴杀其妇,为妇翁所讼,驳审年餘,仅存皮骨而归。” 2.驳回再审。《红楼梦》第一百回:“不想刑部驳审,又托人花了好些钱,总不中用。”
- 审问
shěn wèn
详细地问;仔细询问
- 审查
shěn chá
检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
- 诘审
jié shěn
审问。
- 大审
dà shěn
明 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勅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録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 成化 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於大理寺审録,谓之大审。 南京 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輒大审。”
- 复审
fù shěn
1.重复审查 2.对已审案件进行第二次审理
- 审声
shěn shēng
1.古指辨别宫。商、角、徵、羽五声。 2.辨别金鼓之声。 3.通晓声韵、格律。
- 审图
shěn tú
周密谋划;仔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