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封
shí fēng
1.诸侯实际可以占有的土地。清 江永 《周礼疑义举要》卷二:“诸侯之地,土田为实封。” 2.古代封建国家名义上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户叫实封。《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年》:“十一月乙未,初令宰相共食实封三百户。” 胡三省 注引《唐会要》曰:“旧制,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先準户数,州县与国官、邑官执帐,供其租调,各準配租调,远近,州县官司收其脚值,然后付国邑官司。其丁準此,入国邑者收其庸。”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实封》:“《通典》曰: 唐 封公侯无国土,其加实封者,则食其所封之户,分食诸郡,以租庸调给。沿革曰 魏 黄初 间,爵自关内侯不食邑,但虚封而已。故 唐 因之加实封。《宋朝会要》曰: 唐 制食实封者,户给縑帛,每赐爵递加一级, 唐 末及 五代 始有特加邑户,而罢实封之给,今位为虚名也。” 宋 欧阳修 《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 晏 ﹞勋上柱国,爵 临淄侯 ,食邑万二千户,实封三千七百户。” 3.密封;固封。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痛民伤国者疏》:“但乞下詔使吏民皆得实封上言,庶几民间疾苦无不闻达。”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 庆历 中,天下大旱,有詔,中外臣僚实封言事。”《元典章·圣政一·求直言》:“自今凡政令之未便,人情之未达,朝廷得失,军民利害,有上书陈言者,皆得实封呈献。”《水浒传》第十八回:“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 4.指密封的奏折。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卒既至 赵 所,先授以省符,次白有礼部实封。 赵公 疑讶,不知为何事,启之,乃 杨公 诗一首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或 懋勤殿 板房看文书,硬拆实封,高声朗诵。”
- 实支
shí zhī
实际支出。如:他今天买书实支五十元,可以凭发票报销。
- 验实
yàn shí
检查核实。
- 华实
huā shí
1.花和果实。 《列子·汤问》:“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后汉书·班固传上》:“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一:“华实各自好,詎云芳意沉。” 2.开花结果。《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僖公 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 刘向 以为 周 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先华而后实,不书华,举重者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3.华丽和质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至于 文举 之荐 禰衡 ,气扬飞采; 孔明 之辞 后主 ,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
- 指实
zhǐ shí
1.指明实际情况。 2.犹实据。 3.核实。指,通“稽”。 4.证实。指,通“稽”。
- 责实
zé shí
求实;符合实际。 《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右臣伏以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而况於学校贡举乎!”《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今舍其大而举其细,岂责实之议乎!”
- 实是
shí shì
谓切实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指国是。
- 山实
shān shí
山中草木的果实。
- 满实
mǎn shí
充盈。
- 实年
shí nián
1.实际年龄。唐 白居易 《照镜》诗:“岂復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2.旧时官方册籍,登记年龄加用“实”字,以别于虚报的“官年”。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实年官年》:“士大夫叙官阀,有所谓实年、官年两説,前此未尝见於官文书。大扺布衣应举必减岁数……至公卿任子欲其早列仕籍,或正在童孺,故率增抬庚甲,有至数岁者。”《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进 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
- 鬾实
jì shí
山茱萸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山茱萸》。
- 竹实
zhú shí
1.竹子所结的子实,形如小麦。也称竹米。 2.即竹肉。
- 手实
shǒu shí
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 长庆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 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 手实 ”。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 宋 苏辙 《民赋叙》:“ 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 实细
shí xì
方言。底细。
- 审实
shěn shí
1.真实;详实。 2.核实。
- 朹实
guǐ shí
稷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