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规啼血
zǐ guī tí xuè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 子夏悬鹑
zǐ xià xuán chún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 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 子不语怪
zǐ bù yǔ guài
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 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 子子孙孙
zǐ zǐ sūn sūn
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 子贡赎人
zǐ gòng shú rén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 子民
zǐ mín
1.爱护人民;治民。 2.人民、百姓;治下的百姓。
- 子弟
zǐ dì
1.[son and younger brother;children]: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职工子弟 2.阏氏子弟在。 --《汉书.李广苏建传》 3.又 4.单于子弟发兵。有子弟十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5.[juniors]:泛指年轻的后辈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弟素健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6.[those who patronize brothels]:指嫖客
- 子弟书
zǐ dì shū
即清音子弟书。清 乾隆 年间在满族八旗子弟中流传的一种曲艺。曲目多取材 明 清 小说、戏曲和当时社会故事。辛亥革命前后渐趋衰亡。 震钧 《天咫偶闻》卷七:“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刱於八旂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
- 子不语
zǐ bù yǔ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后因以“子不语”指怪异的事物。
- 子曰诗云
zǐ yuē shī yún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 泛指儒家言论。
- 子丑寅卯
zǐ chǒu yín mǎo
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 子女
zǐ nǚ
1.[sons and daughters;children]:儿子和女儿;儿女亦无子女。--清. 袁枚《祭妹文》帮助丈夫,教养子女,支持门庭,料量薪水。--《儿女英雄传》 2.[young man and woman]:少年男子和女子掠夺金帛子女 3.[beauty;beautiful woman;young woman]:美女;年青女子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 关、 张等。--《三国演义》
- 子衿
zǐ jīn
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朱熹 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汲汲於进趋,悒闷於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 子宸
zǐ chén
帝王的后人
- 子为父隐
zǐ wéi fù yǐn
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 子午
zǐ wǔ
1.指南北。 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3.见“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