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尧婆
hòu yáo pó
1.后母。 2.后妻。
- 乾闼婆
gān tà pó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 频婆菓
pín pó guǒ
亦作“ 频婆果 ”。 源于梵语bimbara,bimba,即苹果。《宋史·真宗纪》:“﹝ 大中祥符 二年﹞五月乙卯,罢 韶州 献频婆菓。”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来悟道》:“他也莫点灯,我也莫放火,谁想林檎花,结个频婆果。”亦省称“ 频婆 ”、“ 频果 ”。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 燕 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 言相思也。”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三折:“往常开怀是笑呵呵,絳云也似丹颊若频婆。”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植物》:“频果。﹝《羣芳谱》﹞:柰,一名频婆,与林檎一类而二种。”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须曼犹开称意花,频婆自结相思果。”
- 老婆
lǎo po
1.老太婆 2.丈夫称妻子
- 婆娑摇曳
pó suō yáo yè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摇曳:指轻轻地摆荡。盘旋舞动,轻轻地荡漾。
- 舅婆
jiù pó
父亲母亲的舅母
- 老太婆
lǎo tài pó
[old woman] 老年的妇女。今常含有轻蔑的意思老太婆,别挡道儿
- 老婆当军
lǎo pó dāng jūn
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 婆婆妈妈
pó po mā mā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躲婆石
duǒ pó shí
相传 晋 代大书法家 王羲之 为 蕺山 老姥书扇,此姥既得厚值,数来求书, 羲之 厌苦,避于 戒珠寺 山石后,因名其石为“躲婆石”。见 明 李日华 《紫桃轩杂缀》。
- 阇婆
dū pó
1.见“闍婆婆达”。 2.花名。
- 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苦心婆心
kǔ xīn pó xīn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裟婆诃
shā pó hē
裟婆诃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裟婆诃持咒之规矩,必须经过金刚上师灌顶,方得传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后定为丛林日课,即多不经上师传授,自己习诵。是以观想,结印诸法,已不讲究矣。但能诚敬诵持,亦有灵应。
- 婆侯伎
pó hòu jì
见“ 婆猴伎 ”。
- 毗蓝婆
pí lán pó
见“ 毗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