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奸
zhuō jiān
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 奸夫
jiān fū
1.亦作“奸夫”。 邪恶谲诈的人。 2.指通奸的男子。
- 外奸
wài jiān
指外敌。
- 奸商
jiān shāng
用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
- 奸唯
jiān wéi
亦作“姧唯”。犹奸回。奸恶邪僻。
- 售奸
shòu jiān
亦作“ 售姦 ”。施展阴谋诡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妇人以泣市爱,小人以泣售奸。”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之五:“迨﹝法﹞一出而屡反,一反而不平,而天下始阳以奉法者塞责,阴以骫法者售姦矣。”
- 和奸
hé jiān
1.亦作“和奸”。 谓男女双方无夫妻关系而自愿发生性行为。 2.见“和姦”。
- 发奸露覆
fā jiān lù fù
同“ 發姦擿伏 ”。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竊怪二千年來,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爲瞀惑,無一人焉發奸露覆,雪先聖之沈冤,出諸儒於雲霧者,豈聖制赫暗有所待邪?”
- 凶奸
xiōng jiān
凶顽奸邪。
- 奸兰
jiān lán
犯禁走私。
- 奸兆
jiān zhào
谓盗窃的赃物。《左传·文公十八年》:“窃贿为盗,盗器为姦……其人则盗贼也,其器则姦兆也。” 杜预 注:“兆,域也。”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盗、贼二字同义,姦、兆二字亦同义。兆读为佻。《周语》曰:‘姦仁为佻。’此‘姦佻’之义也。 杜 注训‘兆’为域,失之。”
- 兆奸
zhào jiān
谓对奸邪之端不加制止,任其成长。
- 奸僞
jiān wěi
1.诡诈虚假。 《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此明公道而灭姦伪之术也。”《韩非子·六反》:“姦伪无益之民六,而世誉之如彼;耕战有益之民六,而世毁之如此。”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弊》:“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姧伪息则民不期於妄得而各务其职,不反本何为?” 汉 王充 《论衡·答佞》:“考乡里之迹,证朝廷之行,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外内不相称,名实不相副,际会发见,姧为觉露也。”姧为,一本作“奸伪”。《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説那妇人做出许多姦伪张致,那 武大 武松 弟兄两个吃了几杯, 武松 拜辞哥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今百姓十九在官,十一在家,身无完衣,腹无饱食,贫困日甚,奸伪日滋。” 2.指诡诈虚假的人或事。 汉 贾谊 《过秦论》中:“然后姦伪竝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姦,一本作“ 姧 ”。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姦伪荣显,则英杰潜逝。”《后汉书·皇甫规传》:“后遭姦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戏謔是闻。” 清 唐甄 《潜书·达政》:“除强暴奸伪,不为民害,为中善政一。”
- 奸偷
jiān tōu
亦作“姧偷”。 亦作“奸偷”。指为非作歹,偷盗财物。 汉 王褒 《僮约》:“往来市聚,慎护姧偷。”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姦偷。”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旬朔内,坊市姦偷宿猾,慑气屏跡。” 宋 曾巩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银铜场,冶者復业,而岁课大溢,为尉能发奸偷。”
- 奸事
jiān shì
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
- 禁奸除猾
jìn jiān chú huá
禁止清除奸险狡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