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清侯
xià qīng hòu
竹席的别称。
- 夏官正
xià guān zhèng
官名。
- 常夏姓
cháng xià xìng
常夏氏复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既古老又新形化。
- 夏令营
xià lìng yíng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 夏霜
xià shuāng
夏季降霜。
- 解夏
jiě xià
佛教语。 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 长夏
cháng xià
1.指阴历六月。 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 舞夏
wǔ xià
即舞羽。《穀梁传·隐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 范宁 注:“夏,大也。大谓大雉。大雉,翟雉。”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穀梁传》:“舞羽谓之舞夏,则所执羽备五色可知。”参见“ 舞羽 ”。
- 送夏
sòng xià
1.谓送别夏天。晋 潘尼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 朱明 送夏, 少昊 迎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2.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金陵杂誌》:‘送夏……女儿出阁后,一逢夏日,即送壻与女罗纱之衣。’” 3.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贾平凹 《浮躁》六:“麦子全部收清后……点种了包谷,开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麦面的馍馍走亲访友的送夏了。”
- 暮夏
mù xià
夏之暮,夏天将尽的时候。
- 夏楚
xià chǔ
1.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 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郑玄 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 2.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 金 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 林纾 《薛则柯先生传》:“若将归,当请杖於若母,吾不忍夏楚若矣。”
- 夏孰
xià shú
见“ 夏熟 ”。
- 夏虫
xià chóng
1.夏天的虫。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正鸣晓……草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章炳麟 《菌说》:“麋鹿食荐,夏虫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长乎其时,则自以为适矣。” 2.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况於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隋书》:“ 宋 以后人不知古义,以纬书为怪诞,妄詆 郑君 ,亦夏虫之见矣。”参见“ 夏虫语冰 ”。
- 夏羊
xià yáng
黑色羊。 因 夏后氏 尚黑,故名。
- 夏熟
xià shú
夏季作物成熟
- 游夏
yóu xià
子游 ( 言偃 )与 子夏 ( 卜商 )的并称。 两人均为 孔子 学生,长与文学。见《论语·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