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堤塘
dī táng
1.堤岸。《旧唐书·高瑀传》:“ 瑀 召集州民,绕郭立堤塘一百八十里,蓄洩既均,人无饥年。” 2.隄塘:有堤坝的水塘。《汉书·高帝纪上》“尝息大泽之陂” 唐 颜师古 注:“盖於泽陂隄塘之上休息而寝寐也。”《新唐书·地理志五》:“ 高邮 ,上,有隄塘,溉田数千顷。”
- 堤岸
dī àn
堤和坝,泛指防水、挡水的建筑物
- 堤防
dī fáng
堤修固堤防
- 堤山
dī shān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百七十里,曰 隄山 ,多马。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
- 堤梁
dī liáng
堤防与桥梁。 《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 杨倞 注:“隄,所以防水;梁,桥也。”
- 堤遏
dī è
堤防,堤岸。《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魏 以 吴 军入其疆土,耻於受侮,命大将 吴遵 、 诸葛诞 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两坞,图坏隄遏。”
- 堤夫
dī fū
修筑或管理堤坝的民夫。
- 堤火
dī huǒ
防火。
- 堤坝
dī bà
堤和坝的总称,亦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 堤捍
dī hàn
堤岸。
- 堤堰
dī yàn
1.堤坝。 《南史·张邵传》:“及至 襄阳 ,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旧五代史·梁书·胡规传》:“ 乾化 元年,詔修 洛河 堤堰。” 沙汀 《替身》:“店后高坎下面正当一家磨房的堤堰,水从堤堰上澎出来,哗哗哗的有如瀑布。” 2.隄堰:堤坝。《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咸平府 清河 、 滱河 合流,失故道,坏隄堰,敕 蒙古 军千人及民丁修之。”
- 堤障
dī zhàng
1.堤。宋 苏辙 《寄孔武仲》诗:“官吏困堤障,麻鞋污泥滓。”参见“ 堤 ”。 2.隄障:堤坝。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朝过 宜春口 ,极北缺隄障。”《宋史·滕元发传》:“瘞死食饥,除田租,修隄障。”《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盐官州 海水溢,屡坏隄障,浸城郭,遣使祀海神,仍与有司视形势所便。”
- 堤溃蚁孔
dī kuì yǐ kǒng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 堤封
dī fēng
1.堤岸;崖岸。亦以喻人的风操。 2.都凡;通共。详“提封”。 3.隄封:犹都凡、大凡。《汉书·匡衡传》:“初,衡封僮之乐安乡,乡本田隄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佰为界。”颜师古注:“提封,举其封界内之总数。”《后汉书·班固传上》:“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隄封五万。”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广雅》曰:‘堤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太凡、诸凡也……李善本《文选·西都赋》‘提封万井’,五臣本及《后汉书·班固传》并作‘隄封’,提封为都凡之转,其字又通作堤、隄。”
- 堤塞
dī sāi
筑堤阻塞(水流)。《汉书·沟洫志》:“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隄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薪烬焰熄,隄塞水止。”
- 堤阏
dī yān
堤坝上壅水的闸板。《新唐书·于頔传》:“ 頔 行县,命脩復隄閼,岁获秔稻蒲鱼无虑万计。”《宋史·河渠志六》:“ 宣和 元年二月,臣僚言:‘ 江 、 淮 、 荆 、 汉 间,荒瘠弥望,率古人一亩十钟之地,其隄閼、水门、沟澮之迹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