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号
táng hào
1.清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 2.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
- 右堂
yòu táng
即吏目。
- 老堂台
lǎo táng tái
旧时对上级官吏的尊称。
- 堂口
táng kǒu
1.公堂的台阶前。 2.指帮会。
- 参堂
cān táng
后辈见长辈。
- 堂参
táng cān
于公堂参谒上司。
- 县正堂
xiàn zhèng táng
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细看他的行李,除了衣箱之外,还有一个大帽盒,都黏着‘江苏即补县正堂’的封条。”《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白蟒围营》:“他委派了自己的心腹 夏一松 ,作了 剑川县 的县正堂。”
- 堂厨
táng chú
政事堂的公膳房。
- 上得厅堂
shàng dé tīng táng
能对外拿得出手(能主外,模样漂亮又会为人处事)。
- 卷堂
juàn táng
全堂散伙。指生员集体罢学或僧人集体离寺。
- 堂印
táng yìn
1.宰相居政事堂所用的官印。唐 韩愈 《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公破贼年。” 唐 王建 《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还携堂印向 并州 ,将相兼权是 武侯 。”参见“ 堂老 ”。 2.骰子掷双重四称为堂印。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饮酒家谓重四为堂印。” 清 郝懿行 《证俗文·赌博》:“堂印者重四,四者緋也。”
- 印堂
yìn táng
指额部两眉之间的部位
- 北堂萱
běi táng xuān
1.指萱草。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 2.借指母亲。
- 北堂
běi táng
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以代称母亲
- 堂勇
táng yǒng
衙役。
- 堂前
táng qián
1.正房前面。 2.正厅。 3.代指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