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坛
tà tán
亦作“蹋坛”。古代北方民族祭祀的一种仪式。
- 宿坛
sù tán
旧谓官员外出时寄宿神庙,设座理事。
- 禖坛
méi tán
古代为祭禖神所设之坛。 宋 苏轼 《帖子词口号·皇太妃阁之五》:“茧馆乍欣蚕浴后,禖坛犹记燕来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太常博士 刘爃 ,请随宜修创禖坛,事下礼部。后筑於 临安府 城之东南。”
- 青坛
qīng tán
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 蜡坛
là tán
蜡祭之坛。
- 宫坛
gōng tán
古代天子在都城之郊或名山之下朝会诸侯时,临时建筑的处所。 后亦指帝王在国都之郊与群臣聚会时的临时建筑物。《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 郑玄 注:“宫谓壝土为埒以象墙壁也。为宫者於国外……王巡守至于方岳之下,诸侯会之,亦为此宫以见之。”《魏书·高宗纪》:“﹝ 和平 四年﹞秋七月壬午,詔曰:‘朕每岁秋日闲月,命羣官讲武平壤。所幸之处,必立宫坛,糜费之功,劳损非一。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宋 欧阳修 《春日词》之一:“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琯东风逗晓来。”
- 玉坛
yù tán
1.道坛的美称。亦借指仙境。 2.花坛的美称。借指庭院。
- 沙坛
shā tán
指 万里沙 祭坛。
- 封坛
fēng tán
聚土为圆坛以祭天。
- 日坛
rì tán
旧时祭日之处。在今 北京市 朝阳区 朝阳门 外东南。 明 嘉靖 九年建。 明 清 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 清 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亲祭。参阅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礼义·日月坛》、《清会典事例·礼部·中祀》。
- 坛宅
tán zhái
宅基。
- 竹坛
zhú tán
用竹子搭建的祭台。道教用于祭祀。
- 画坛
huà tán
与绘画有关的领域
- 地坛
dì tán
皇帝祭地的坛。又称“方泽”、“方丘”。今 北京市 安定门 外有 明 清 地坛, 明 嘉靖 九年建, 清 重加修治。方形,周围约五十丈,广八九丈,中有方坛。《清会典·工部》:“紫禁城之南,左太庙,右社稷。设坛於四郊:都城之巳为天坛,丑为地坛,卯为日坛,酉为月坛,未为先农坛,三坛附焉。”
- 先蚕坛
xiān cán tán
古代祀 先蚕 的祭坛。
- 太乙坛
tài yǐ tán
见“ 太一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