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王
sì wáng
1.指古代四位帝王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 周武王 。《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 杜预 注:“ 禹 、 汤 、 文 、 武 。” 2.清 初山水画家 王时敏 、 王鉴 、 王原祁 、 王翚 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和风格上,直接或间接受 董其昌 影响。技法方面功力较深,但崇尚古人,意境很少创新,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 清 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 康熙 至 乾隆 间有 王昱 、 王愫 、 王玖 、 王宸 ;其后又有 王三锡 、 王廷元 、 王廷周 、 王鸣韶 ,俱画山水,宗法“四王”。前者称为“小四王”,后者称为“后四王”。
- 四戚
sì qī
1.四种令人忧愁、悲伤的事。 即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 2.旧指四种亲近的关系。
- 四布
sì bù
1.指各地所赠以助丧葬的钱币。 2.向四方传布、散发。
- 四封
sì fēng
1.四面疆界。 2.四境之内;四方。
- 四白
sì bái
1.因眼珠小而四周皆露眼白。旧时相者认为人有此相则死于刀兵之灾;又以为妇人有此相则与人奸乱。 2.指商山四皓。 3.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眼睑下一寸,当眶下孔处。
- 四祥
sì xiáng
指四种吉祥的动物。
- 四正
sì zhèng
1.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国君、卿、大夫。 2.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 3.指君、臣、父、子之道。 4.四个正卦。即《周易》八卦中的坎、离、震、兑。或用以分主四时:坎主冬,离主夏,震主春,兑主秋;或用以分主四方:坎主北,离主南,震主东,兑主西。 5.健全;没有缺陷。
- 四声
sì shēng
1.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 2.中国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 四起
sì qǐ
1.四方兴起,到处发生。 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吟啸成群,边声四起。”《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真是事有不测, 至正 末年间, 山东 大乱,盗贼四起。” 清 洪昇 《长生殿·看袜》:“干戈四起,生民涂炭。” 2.四处。 唐 王昌龄 《从军行》:“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佇立。”《恨海》第二回:“此刻四起都是謡言。” 3.指在朝廷、祭祀、军旅、丧纪中应有的四种容仪。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容有四起:朝廷之容,师师然翼翼然整以敬;祭祀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丧纪之容,慟然慑然若不还。”
- 四胡
sì hú
乐器名。 形状与二胡相同,因有四条弦,故名。第一、第三两弦与第二、第四两弦同音。常用以伴奏大鼓等曲艺。
- 四散
sì sàn
向四周分散
- 四部
sì bù
1.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 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四部书”。 2.唐时骠国乐工编制,分为四部。 3.见“四部众”。
- 四顾
sì gù
向四面环视
- 封四
fēng sì
书刊最后的一页,即后封面
- 四近
sì jìn
周围邻近的地方,形容距离不远之处
- 四外
sì wài
周围;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