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老
sì lǎo
四位老人。指 商山 四皓。
- 四门
sì mén
1.指明堂四方的门。 2.学校名,即四门学。 3.佛经有释迦牟尼(净饭王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
- 四赋
sì fù
1.指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 2.指汉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四赋》。按,《校猎赋》一名《羽猎赋》。
- 四施
sì shī
1.向四周散布。 2.佛教语。僧徒修习的四种布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见《菩萨戒经》。
- 四趁
sì chèn
相称,合适。
- 四望
sì wàng
四顾
- 四背
sì bèi
指四件违反常情的事。
- 四鸟
sì niǎo
1.古代历正(司历官) 凤鸟氏 的四属官。即 玄鸟氏 、 伯赵氏 、 青鸟氏 、 丹鸟氏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 ,历正也。 玄鸟氏 ,司分者也。 伯赵氏 ,司至者也。 青鸟氏 ,司启者也。 丹鸟氏 ,司闭者也。” 杜预 注:“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 孔颖达 疏:“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 凤鸟氏 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 2.《孔子家语·颜回》载: 孔子 在 卫 ,闻哭者之声甚哀。问 颜回 。 颜回 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 孔子 问其故。对曰:“ 回 闻 桓山 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於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於此,谓其往而不返也。 回 窃以音类知之。”后以“四鸟”喻别离之人。 晋 陆机 《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南朝 梁元帝 《遗武陵王诗》:“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 四对
sì duì
指旧体诗文中的四种对仗。
- 四失
sì shī
学习上的四种过失。
- 四真
sì zhēn
1.四位真人。 指庄子(南华真人)、文子(通玄真人)、列子(冲虚真人)、庚桑子(洞灵真人)。 2.指宋嘉祐时有声望的四个大臣。
- 四气
sì qì
1.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温、热、冷、寒之气。 2.汉儒附会天人相应之说,以喜怒乐哀应四时为四气。
- 四大
sì dà
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 《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 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 长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 3.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道暉 好着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为之语曰:‘ 显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谓之四大。 显公 ,沙门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妇人也。”
- 四院
sì yuàn
唐 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廩及诸器官奴婢。 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 四校
sì xiào
1.天子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 2.谓四面的军队,形容军队众多。
- 四饭
sì fàn
1.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 2.天子进食时奏乐的乐官名。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