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咬
yǎo yǎo
鸟鸣声。
- 撺咬
cuān yǎo
挑唆,嚼舌。
- 咬人狗儿不露齿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 咬扯
yǎo chě
攀扯,牵连。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让 宝根 这么一咬扯,倒好象有了什么私弊。”
- 咬瓦
yǎo wǎ
比喻乏味。
- 咬嘴
yǎo zuǐ
1.说起话来别扭,不顺嘴 2.搬弄是非
- 一朝被蛇咬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
比喻遭过一次伤害以后就害怕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物或事件。
- 咬牙坚持
yǎo yá jiān chí
一直坚持着,无论有多困难,使着浑身得力气坚持着。
- 咬虫
yǎo chóng
对女性的詈词。
- 咿咬
yī yǎo
象声词。多形容稚嫩之音。
- 咬文齧字
yǎo wén niè zì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 咬舌子
yǎo shé zǐ
俗称咬舌的人为“咬舌子”。
- 咬春
yǎo chūn
旧时北方 京 津 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称为“咬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 清 吴伟业 《琵琶行》诗:“穿宫近侍拜长秋,咬春燕九陪游燕。”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 马南邨 《燕山夜话·今年的春天》:“有的人家每个人还要咬一口生梦卜,叫做‘咬春’,以预防疾病。”
- 咬字
yǎo zì
戏曲、曲艺术语。也叫吐字。指演唱或念白中,准确地将字的声母和韵母读出,使近听不刺耳,远听不含混。是戏曲、曲艺演员的基本技巧之一。
- 咬伤
yǎo shāng
指人或动物的上下颌牙齿咬合所致的损伤,在攻击和防御时均可形成。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见“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