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败
pǐ bài
穷困;时运不好。 《绿野仙踪》第五回:“小弟年来否败之至,今无可如何,寻访 冷先生 指一条门路,做下半世的地步。”
- 否臧
pǐ zāng
1.成败;善恶;优劣。 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 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 唐 白居易 《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 2.品评,褒贬。《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 唐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 宋 叶适 《题<陈寿老文集>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 建安 、 元祐 之文也。”
- 否戾
pǐ lì
犹乖戾。
- 否终斯泰
fǒu zhōng sī tài
见“ 否2終則泰 ”。
- 否极而泰
fǒu jí ér tài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 通否
tōng fǒu
犹否泰。 指命运好坏、仕途升降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经涉累朝,通否任时。” 宋 欧阳修 《与章伯镇书》:“ 伯镇 尚淹江郡,忽已愈年。大亨有时,先以小抑,亦通否之理然也。”
- 运否
yùn fǒu
犹言命运不好。
- 已否
yǐ fǒu
亦作“ 已不 ”。 与否。
- 否终则泰
pǐ zhōng zé tài
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 休否
xiū fǒu
止息否运、吉祥和凶险。
- 否鬲
pǐ gé
见“ 否隔 ”。
- 否隔
pǐ gé
亦作“ 否鬲 ”。隔绝不通。
- 臧否
zāng pǐ
褒贬,评论
- 黜否
chù fǒu
罢斥佞邪小人。
- 进退可否
jìn tuì kě fǒu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 壅否
yōng fǒu
阻塞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