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口
míng kǒu
量词。用于人。《清史稿·食货志一》:“据 福寧 所奏: 山东 一省海岛居民二万餘名口,各省海岛想亦不少。”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大学生虽然是‘中坚分子’,然而没有市价,假使 欧 美 的市场上值到五百美金一名口,也一定会装了箱子,用专车和古物一同运出 北平 。”
- 变名易姓
biàn míng yì xìng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 变迹埋名
biàn jì mái míng
改变行踪,隐匿姓名,使人不知。
- 受名
shòu míng
1.获得名称。 2.获得名声。
- 取名致官
qǔ míng zhì guān
取得 指取得名声和官爵,出自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
- 取名
qǔ míng
1.起名字 2.求取名声
- 发名
fā míng
出名;扬名。
- 双红名帖
shuāng hóng míng tiě
即双红拜帖。
- 双名
shuāng míng
1.犹齐名。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 汤 举 伊尹 ,不仁者远, 何武 贡二 龚 ,双名竹帛。”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其在于 汉 ,迈勋惟 婴 ( 夏侯婴 ),思弘儒业,小大双名。” 2.用两个字组成的人名。《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 东京 有一才子,天下闻名,姓 柳 ,双名 耆卿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双名 学海 ,表字 水心 。人都称他 安二老爷 。”《小说界》1990年第2期:“取什么名字呢?单名?还是双名?”
- 名友
míng yǒu
海棠的别名。
- 及第成名
jí dì chéng míng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 形名参同
xíng míng cān tóng
先 秦 法家明赏罚的统治法术。谓人君根据臣下的言和行,循名责实,使各司其职。
- 原名
yuán míng
原来的或先前的称呼或姓名--用以区别在姑娘或妇女的假名或后取名之后
- 名原
míng yuán
大的原野。
- 无名印
wú míng yìn
中药地榆的别名。
- 名印
míng yìn
刻有私人姓名的印章。《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穀 未能执笔,詔以三司务繁,令刻名印用之。” 元 吾丘衍 《学古编·三十五举》:“凡名印不可妄写,或姓名相合,或加印章等字,或兼用印章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最为正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刻名印》:“按 周 广顺 二年,平章 李穀 ,以病臂辞位,詔令刻名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