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名
táng míng
1.乐班。旧时乐班习惯起堂名,如“四箴堂”、“景龢堂”、“福寿堂”等,故称。 2.堂号。参见“堂号”。
- 藏名
cáng míng
1.隐匿名声。南朝 梁 简文帝 《七励》:“卖药无藏名之老, 河 泗 无洗耳之翁。” 唐 李白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 青莲居士 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年。” 2.谓收录其名。《新唐书·代宗纪》:“给功臣铁券,藏名于太庙,图形于 凌烟阁 。”
- 鬼名
guǐ míng
指死者的名册。语本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録。”《南史·柳津传》:“人或劝之聚书, 津 曰:‘吾常请道士上章驱鬼,安用此鬼名邪!’”此憎称书。
- 颛名
zhuān míng
专门的名称。 顓,通“ 专 ”。
- 名王
míng wáng
1.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 《汉书·宣帝纪》:“﹝ 神爵 二年﹞ 匈奴 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 颜师古 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代郡 乌丸 行单于 普富卢 、 上郡 乌丸 行单于 那楼 将其名王来贺。” 晋 潘岳 《闲居赋》:“故髦士投紱,名王怀璽。” 唐 杨师道 《咏马》诗:“徒令 汉 将连年去, 宛城 今已献名王。”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2.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 唐 李白 《任城县厅壁记》:“ 汉 则名王分茅, 魏 则天人列土。”
- 税名
shuì míng
征税的名目。
- 名文
míng wén
1.谓以文书出名。 2.著名的文章。
- 显名
xiǎn míng
1.显耀的名声。 2.显扬名声;名声显扬。
- 洪名
hóng míng
巨大的名声。
- 难名
nán míng
难以称述。
- 名器
míng qì
1.名号与车服仪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用以别尊卑贵贱的等级。语本《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杜预 注:“器,车服;名,爵号。”《后汉书·来歙传》:“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 唐 元稹 《论谏职表》:“陛下若以为臣等无所裨补,不足参侍从,固不当假以名器,立之於朝。”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方正》:“臣备位六卿,臣不足惜,朝廷名器可惜耳。”《宦海》第二回:“举人不才,却忝列搢绅,有关朝廷的名器,大公祖凌辱举人,就是凌辱朝廷的名器。” 2.名贵的器物。亦特指钟鼎。《国语·鲁语上》:“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若盍以名器请糴于齐!” 韦昭 注:“名器,钟鼎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且臣闻 周 有砥砨, 宋 有结緑, 梁 有县藜, 楚 有 和 朴,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唐 韦应物 《冰赋》:“夫谓之琼玉,窃名器也。” 宋 范成大 《信笔》诗:“山中名器两芒屩,花下友朋双玉瓶。” 3.犹大器。喻国家的栋梁。《魏书·崔宽传》:“ 衡 举 李冲 、 李元愷 、 程骏 等,终为名器,世以是称之。” 唐 刘禹锡 《奚公神道碑》:“公少以名器自任。”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 魏太妃 :成了名器的人,我们把他们无可如何。”
- 画名
huà míng
在文书上书名
- 名重
míng zhòng
名声显赫。《后汉书·袁安传》:“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伯仁 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薛涛 笺﹞真正名重一时,流芳百世。”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此人名重,然其书法,实不甚佳。”
- 冠名
guàn míng
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冠名一般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提升企业、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而采取的一种阶段性宣传策略,如XX冠名钻石独播剧场。
- 名网
míng wǎng
名誉的罗网。逐名者必为名所羁,故称。
- 贪名
tān míng
贪图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