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州地名
duān zhōu dì míng
端州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名声大振
míng shēng dà zhèn
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为“名声大震”。
- 徒负虚名
tú fù xū míng
空有名望。 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 无名小辈
wú míng xiǎo bèi
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 名士派
míng shì pài
旧时指知识分子中不拘小节、自由散漫的一流人。亦指这种人的作风。
- 洋地名
yáng dì míng
指在中国许多城市滥用国外地名的现象。
- 曾用名
zēng yòng míng
泛指曾经使用过的人名、地名和科技名词。
- 寄名符
jì míng fú
1.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 2.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作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 问名财
wèn míng cái
聘礼。
- 记姓名
jì xìng míng
相传 项羽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 特奏名
tè zòu míng
宋 代科举制度的一种特殊规定: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叫“特奏名”,与“正奏名”相区别。 《宋史·选举志一》:“ 开宝 三年,詔礼部閲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宋史·选举志一》:“二十一年,御试得正奏名四百人,特奏名五百三十一人,中兴以来,得人始盛。”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 特除名
tè chú míng
唐 代对官吏的罢免处分。 比除名轻。 唐 律除名者六年后听再录用,特除名者三年后可叙官,再录用时降原有官品两级。 宋 沿 唐 制。《唐律·名例三·除名者》:“若本犯不至免官,而特除名者,叙法同免官例。”《宋史·刑法志二》:“ 熙寧 二年,内殿崇班 郑从易 母、兄俱亡於 岭 外,岁餘方知,请行服。 神宗 曰:‘父母在远,当朝夕为念。经时无安否之问,以至踰年不知存亡邪?’特除名勒停。”
- 名家驹
míng jiā jū
含义是喻名门子弟。
- 題名録
tí míng lù
科举时代刻有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龄、籍贯的名册。有的也在录前载有主考、同考官等的姓名。 清 李渔 《比目鱼·假神》:“借本题名録查一查,就知道了。”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题名录》:“一榜进士出翰林衙门,例刻题名録,此葢本 唐 进士登科记之例也。”《儒林外史》第三回:“适才看见题名録,贵房师 高要县 汤公 ,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参阅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
- 名题
míng tí
1.名称标题。 2.犹题名。
- 脩名
xiū míng
1.美好的名声。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洪兴祖 补注:“脩名,脩洁之名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微感心攸通脩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八:“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脩名独愴神。” 2.犹言求名誉。《孔丛子·抗志》:“ 桥子良 脩实而不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