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吁俊
yù jùn
求贤。
- 吁骇
yù hài
惊叹。
- 吁祷
yù dǎo
呼天祈神。
- 吁气
yù qì
1.叹气。 2.呼气,吐气。
- 留吁
liú yù
春秋 时北方部族 赤狄 的一支, 鲁宣公 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 晋国 。地在今 山西省 屯留县 南。《春秋·宣公十六年》:“ 晋 人灭 赤狄 甲氏 及 留吁 。” 杜预 注:“ 甲氏 、 留吁 , 赤狄 别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东逕 屯 留 县 城南,故 留吁国 也, 潞氏 之属。”
- 吁嘘
yù xū
叹息,唏嘘。
- 吁嗟
yù jiē
1.叹词。 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 嗟吁
jiē yù
伤感长叹。
- 吁告
yù gào
呼吁求告。
- 呀吁
yā yù
集体劳动时的呼应声。
- 吹吁
chuī yù
指吹气和哈气。
- 长吁短气
cháng xū duǎn qì
指叹息不已。
- 哀吁
āi xū
悲叹。
- 叹吁
tàn yù
叹息。
- 吁咈都俞
yù fú dōu yú
吁、咈,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形容君臣议事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