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咷大哭
háo táo dà kū
号咷:也写作“嚎啕”,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 号呼靡及
hào hū mí jí
高声呼喊,无人应答。
- 号令
hào lìng
1.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2.传呼命令。 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 号件
hào jiàn
1.旧称官衙正在审理的案件。 2.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 号怒
hào nù
1.大怒。 2.怒号。指风声疾厉。
- 号召
hào zhào
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人们发出召唤,使其完成预完的任务
- 号褂
hào guà
即号衣。
- 号嗄
hào á
力竭声嘶地啼哭。
- 号兵
hào bīng
军队中专司吹号的人员。
- 号令如山
hào lìng rú shān
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 号坎
hào kǎn
旧时从事拉车、抬轿、搬运等力役者所穿的有特定式样并编号码的马甲。
- 号码
hào mǎ
记数标号的字
- 号军
hào jūn
1.明 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清 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明史·选举志三》:“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谓之号军。”《糊涂世界》卷十一:“ 岑其身 急急问号军道:‘什么事?’号军道:‘闹鬼!’” 朱自清 《南京》:“似乎直到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抗着在各号里走。” 2.即教军。 太平天囯 革命时期,在 贵州 ,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 苗 汉 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 咸丰 五年)至1868年( 同治 七年)间,曾先后在 平越 、 遵义 、 铜仁 、 思南 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 清 政府调 席宝田 、 唐炯 率 湘 川 军入 黔 ,疯狂屠杀,号军首领 刘义顺 被俘,牺牲于 成都 ,起义失败。
- 号泣
hào qì
号咷大哭。
- 号擗
hào pǐ
亦作“号躄”。悲伤痛哭,捶胸顿足。
- 号啕大哭
háo táo dà kū
号啕:大哭声。 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