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履
qǔ lǚ
谓代人拾鞋。比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 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
- 取择
qǔ zé
挑选。
- 取称
qǔ chēng
1.取得声誉。 2.犹取名。
- 缉取
jī qǔ
谓搓成。
- 裁取
cái qǔ
犹酌取。谓裁度而取用之。
- 携取
xié qǔ
亦作“携取”。携带,拿取。《诗·大雅·板》“如取如携” 唐 孔颖达 疏:“言其必从君化,如携取之随人君也。” 明 唐顺之 《吴母唐孺人墓志铭》:“徃来姻戚所,或见有异书及诸稗官小説,輒携取以归,旬日而还之,则既诵习之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田里种的菜,池里养的鱼,放出来的鷄子鸭子,那一种不是任凭那些营兵随意携取,就同是营里公用的东西一般。”
- 邀取
yāo qǔ
1.求取;索取。宋 苏辙 《御试制策》:“戎狄放肆,邀取金币而不能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 建昌 兵素骄,邀取无艺, 滂 以法裁之。” 2.截击袭取。《明史·刘基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3.邀请;招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邀取二百餘人,在庄上置备酒食相待。” 清 陈维崧 《沁园春·甲寅立夏日赏牡丹有作》词:“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
- 酌取
zhuó qǔ
1.挹取,舀取。 2.斟酌采取。
- 记取
jì qǔ
牢记教训、嘱咐等
- 支取
zhī qǔ
领取
- 聆取
líng qǔ
聆听并采取
- 袭取
xí qǔ
1.多指武装冲突中出乎意料的夺取 2.沿袭采用
- 取款
qǔ kuǎn
- 勦取
jiǎo qǔ
抄取。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其门弟子又蹈袭其师説各立门户。深衷厚默,勦取道学之名以为进取之捷径。” 清 姚鼐 《读<司马法><六韬>》:“今《六韜》勦取兵家之説,附之 太公 而弥鄙陋。”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顾取 朱笠亭 《明人诗钞》,以为读 明 诗之善本,孰知其所自为説大都勦取《静志居诗话》。”
- 唐僧取经
táng sēng qǔ jīng
唐 代高僧 玄奘 赴 天竺 (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宋 元 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 元 吴昌龄 《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 明 吴承恩 《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 中国 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 取保
qǔ bǎo
找保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