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叔
zhòng shū
1.指兄弟中排行第二者。《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 2.泛指兄弟、弟弟。 清 陈确 《祭祝子开美文》:“细书格言,精楷端淑,并师手札,汇藏一櫝,不遗诸子,不授仲叔。” 3.犹伯仲。评论人的才能时,比喻不相上下。《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评》:“儗之 魏 臣, 统 其 荀彧 之仲叔, 正 其 程 、 郭 之儔儷邪?” 4.复姓。 春秋 卫 有 仲叔于奚 。见《左传·成公二年》。
- 叔叔
shū shu
1.[uncle] 2.父亲的弟弟 3.常用于对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亲切的称呼工人叔叔
- 二叔
èr shū
指 夏 殷 二代的衰世。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 。” 杜预 注:“ 周公 伤 夏殷 之叔世,疏其亲戚以至灭亡,故广封其兄弟。”一说指 管叔 蔡叔 。见 孔颖达 疏引 郑众 贾逵 说。 宋 王安石 《杂著·对难》:“ 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 叔 。”此指 管叔 蔡叔 。
- 小叔
xiǎo shū
1.小豆。 2.称夫之弟。
- 刍叔
chú shū
见“ 芻菽 ”。
- 范叔
fàn shū
战国 魏 人 范雎 ,字 叔 。 尝从 魏 中大夫 须贾 使 齐 。既归, 须贾 以 雎 有通 齐 之嫌告 魏 相。
- 申叔
shēn shū
复姓。春秋 楚 有 申叔展 。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 从叔
cóng shū
堂房叔父。
- 幺叔
yāo shū
排行最小的叔父。郭沫若 《黑猫》二:“在年假回家时,我们远房的一位么叔--就是那替我做媒的叔母的丈夫--他是讲江湖的人,是在执掌我们 沙湾 的码头。”
- 廖叔
liào shū
复姓。
- 庶叔
shù shū
庶出之叔父。《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公若 之姊为 小邾 夫人” 唐 孔颖达 疏:“ 公若 即 平子 之叔父也;不言 平子 之姑,而云 公若 之姊,明 公若 是 平子 庶叔。此姑与 公若 同母,故曰 公若 姊也。”
- 老叔
lǎo shū
1.叔叔对侄子辈的自称。宋 苏轼 《与千乘侄书》:“如老叔固已无望,而 子明 、 子由 亦已潦倒头颅可知,正望姪辈振起耳。” 2.称叔父。亦用为对年纪比较小的父辈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内中几位本家,也有称叔公的,有称尊兄的,有称老叔的,作揖奉坐。”《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叔已去,小侄从今无所依归矣!”
- 中叔
zhōng shū
复姓。
- 同叔
tóng shū
宋 晏殊 的字。
- 痴叔
chī shū
晋 王湛 兄弟,宗族皆以为痴。
- 四叔
sì shū
指 少皞氏 后世的四个子孙,曾分别受任为木正(句芒)、金正(蓐收)、水正(玄冥)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少皞氏 有四叔,曰 重 ,曰 该 ,曰 修 ,曰 熙 ,实能金、木及水。使 重 为句芒, 该 为蓐收, 修 及 熙 为玄冥。” 孔颖达 疏:“ 少皞氏 有四叔。四叔是 少皞 之子孙,非一时也,未知於 少皞 远近也。四叔出於 少皞 耳。”《后汉书·张衡传》:“人各有能,因蓺授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济。” 李贤 注:“四叔分主三正,言其不兼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