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历
míng tiān lì
历法名。宋 治平 二年 周琮 等所造的新历。 琮 撰有《义略》冠于历首,说明治历源流,并评论古历的得失。因测算不甚精密,仅行三年即罢。参阅《宋史·律历志七、八》。
- 日历表
rì lì biǎo
显示周历和日历以及时、分、秒的手表,有时还显示其他形象--亦称双历表
- 没来历
méi lái lì
犹言没来由。
- 隔年历
gé nián lì
去年的历书。 比喻已失时效的废物。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五四:“经义本儒者分内事,而一行作吏,则置之如隔年历;閒有作者,祇为子弟作嫁衣裳。 陈启新 誚为‘敲门砖子’,非诬也。”
- 格里历
gé lǐ lì
[Gregorian calendar] 今日通用的阳历。 为罗马教皇格列哥里于公元1582年制订
- 阴阳历
yīn yáng lì
历法的一类,是综合阴历、阳历两类历法而制定的。
- 太阴历
tài yīn lì
阴历。一种历法,其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 历说
lì shuō
1.游说。 2.一一陈述。
- 历澜
lì lán
水气蒸腾貌。
- 官历
guān lì
.官府颁行的历法
- 步历
bù lì
1.推算岁时节候。《左传·文公元年》“归餘於终事则不悖” 唐 孔颖达 疏:“日月转运於天,犹如人之行步,故推历谓之步历。” 2.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及长,明 服氏 《春秋传》、 郑氏 《尚书》、《诗》、《礼记》、 王氏 《易》,善属文,通步历。”
- 历日
lì rì
民用日;从子夜到子夜的时间
- 长历
cháng lì
依历法推算,列出千百年间年月朔闰的历书。晋 杜预 有《春秋长历》。 南朝 梁 沉约 《上言宜校勘谱籍》:“又詔书甲子,不与长历相应。” 唐 张说 《贺大衍历表》:“历数既在于圣躬,卜年又表于长历。”
- 历齿
lì chǐ
稀疏不齐的牙齿。
- 观历
guān lì
察访。
- 历荚
lì jiá
1.即蓂荚。《竹书纪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徐文靖 笺:“《田俅子》曰:‘ 尧 为天子,蓂荚生于庭,为帝成歷。’”一本作“ 歷荚 ”。《宋书·符瑞志中》:“昔在 放勋 ,历荚数朝。”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历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 2.见“ 歷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