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起
wò qǐ
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
- 宿卧
sù wò
住宿,睡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酈生 留宿卧,夜半时斩 陈留 令首,踰城而下报 沛公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烦恼稍重者,来抱我身,其我口子,便成仏果;烦恼极重者,共我宿卧,便成道果。”《元典章·刑部七·主奴奸》:“ 刘提举 那厮十二三年不曾来我行宿卧,我跟你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时已深夜,方就竹榻上施衾褥,命 程元玉 宿卧。”
- 鼾卧
hān wò
犹鼾睡。
- 环卧
huán wò
曲身侧卧。
- 卧游
wò yóu
指欣赏山水画、游记、图片等代替游览
- 卧番
wò fān
见“ 卧翻 ”。
- 卧吹
wò chuī
横吹。唐 李涉 《牧童词》:“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緑。”《新唐书·汉中王瑀传》:“ 瑀 亦知音,尝早朝过 永兴里 ,闻笛音,顾左右曰:‘是太常工乎?’曰:‘然。’它日识之,曰:‘何故卧吹?’笛工惊谢。” 宋 朱熹 《次山行佳句呈秀野丈》之三:“卧吹横笛过溪南。” 清 吴伟业 《口占赠苏昆生》之一:“独有 龟年 卧吹笛,暗潮打枕泣蓬窗。”
- 归卧
guī wò
谓辞官还乡。
- 据卧
jù wò
安卧。
- 坐卧
zuò wò
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 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 卧鼓
wò gǔ
息鼓。 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后汉书·隗嚣传》:“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李贤 注:“卧犹息也。” 北周 庾信 《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场卧鼓,边鄙收烽,义让之行,未能朞月。” 唐 钱起 《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东土復维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衔枚卧鼓,出 莒 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 莒 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 卧瓜
wò guā
仪仗之一。
- 蛹卧
yǒng wò
蚕蛹蜷伏茧中。比喻隐居不出。
- 铺卧
pù wò
指铺盖卧具。
- 卧骨
wò gǔ
谓死于沙场。
- 安卧
ān wò
1.安稳卧息。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 2.比喻无忧无虑。《梁书·贺琛传》:“恶人日滋,善人日蔽,欲求安卧,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