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约国
xié yuē gu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最初由英、法、俄等国结成的战争集团,随后有美、日、意等二十五国加入
- 怀协
huái xié
1.携带。 2.包藏。 3.谓打毬技术高妙,善于控制。
- 协合
xié hé
1.互助,合作。李大钊 《阶级竞争与互助》:“自虫鸟牲畜乃至人类,都是依互助而进化的,不是依战争而讲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 2.和谐,协调。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还有我们家里的习惯和城里的风气不大协合的。”
- 协音
xié yīn
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使声韵和谐;也指需临时改读的韵脚。
- 协正
xié zhèng
调整而使之正确。
- 协解
xié jiě
1.清制,一省的地丁银不够支用,朝廷可使别省拨款协助,此项协助经费的解送称“协解”。 2.犹和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英俄两国﹞谓彼等对於中国问题,当俟在华关係列强彼此协解,方才进行。”
- 协风
xié fēng
春天温和的风。
- 周协
zhōu xié
犹适宜。
- 协顺
xié shùn
谓和使如意。
- 翕协
xī xié
和协。
- 协意
xié yì
1.合成一种意义。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中:“掌兵则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则纯诚、顺化。每以二字协意,或造或因,取为美称。” 2.犹同心。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惟赖卿辈协意悉心,精加衡鉴,网罗实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日本》:“ 丁 为此谋,与勘事科臣 徐涵碧 者协意。”
- 协比
xié bǐ
1.勾结;依附。《书·盘庚下》:“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 孔 传:“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陆德明 释文:“比,毗志反。”《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而宦官 黄皓 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 阎宇 与 皓 协比。”《旧唐书·李渤张仲方等传论》:“ 南纪 ( 李汉 )有良史才,足以自立,而协比权幸,颠沛终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 丁谓 与 雷允恭 协比专恣,内挟太后,同列无如之何。” 2.谓与人和睦、融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 杨伯峻 注:“《诗·小雅·正月》句。‘协比’今《诗》作‘洽比’,义同。比,去声,协比,协和亲附也。” 3.调和,使和谐。《史记·乐书论》:“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4.犹言比方,比拟。
- 协睦
xié mù
亦作“ 协穆 ”。 和睦。
- 协济
xié jì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 2.友援;救济;接济。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 ,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 清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 贵州 夙号贫国,然协济实惠,亦祇承平时有之。”参见“ 协餉 ”、“ 协解 ”。
- 和协
hé xié
1.亦作“ 和叶 ”。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间之利害衝突,势所不免。惟势力平均者,始有和协提携之希望。” 2.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 综 有力焉。”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张安道 ﹞奉勅撰《许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协二宫事……上不喜。” 3.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上下和协,靡敌不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从古权贵在朝,未有能和协者。” 4.使和谐;协调。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謁荐郊庙,和协律吕。”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 5.犹和合。谓男女欢聚。 元 曾瑞 《山坡羊·妓怨》曲:“恰和协,又离别。被娘间阻郎心趄,离恨满怀何处説。” 明 梁辰鱼 《好事近·寄妓》套曲:“初相见甚干涉,料姻缘前生未定,难道就和叶。” 6.和合协调。《国语·周语中》:“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时相见,将龢协典礼,以示民训则。” 韦昭 注:“协,合也。”
- 协泰
xié tài
协和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