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科
shí sān kē
1.宋元明时中医分科。 2.元明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画家十三科》。 3.元明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 十三家
shí sān jiā
(1)指 晋 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 卫瓘 、 缪播 、 栾肇 、 郭象 、 蔡谟 、 袁宏 、 江湻 、 蔡系 、 李充 、 孙绰 、 周瓌 、 范宁 、 王珉 。南朝 梁 皇侃 《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 张侯 所学, 何晏 所集者也。 晋 太保 河东 卫瓘 字 伯玉 、 晋 中书令 兰陵 繆播 字 宣则 ……右十三家为 江熙 字 太和 所集。 侃 今之讲,先通 何 集,若 江 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 南唐 至 南宋 十三个制墨家,即 李廷珪 (包括 李 之子 承宴 )、 沉珪 (包括 沉 之子 宴 )、 关珪 、 张遇 、 常遇 、 潘遇 、 张谷 、 潘谷 、 叶谷 、 胡景纯 、 陈赡 、 梅赡 、 耿德真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儿时,於 彭门 寇钧国 家,见其先世所藏 李廷珪 下至 潘谷 十三家墨,断珪残璧,璨然满目”。(3)指 明 末 高闯王 等十三支农民起义军。 崇祯 八年(公元1635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 荥阳 集会。其中势力强大的有十三家。即 高迎祥 、 张献忠 、 马守应 、 罗汝才 、 贺一龙 、 贺锦 、 许可变 、 李万庆 、 马进忠 、 惠登相 、 横天王 、 九条龙 、 顺天王 。见《明史·李自成传》。(4)指《周礼》等十三种注本。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十三家》:“《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 孔 、 郑 、 王 、 何 、 服 、 杜 等注凡十三家……所举凡六家,而云十三家者,伪 孔安国 《尚书》传、 郑康成 《周礼》、《礼记》注、《毛诗》笺、《尚书》、《论语》注、 王肃 《周礼》、《礼记》、《毛诗》、《尚书》注、 何休 《公羊》学、 服虔 《左传》解诂、 杜预 《左传》集解也。”
- 十三省
shí sān shěng
明 代,全国除直属京师的南北两 直隶 外,共分十三省。后用以代指全国。
- 十三楼
shí sān lóu
1.宋代杭州名胜。 2.泛指供游乐的名楼。
- 十丈软红
shí zhàng ruǎn hóng
专有名词,指红尘世界。
- 十万歌颂
shí wàn gē sòng
西藏诗圣密勒日巴的诗歌集。
- 十七字诗
shí qī zì shī
诽谐诗体。 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 宋 代 山东 张山人 寿 ,流行于 元祐 绍圣 间。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 龟父 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 次守 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 龟父 是年自 洪州 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 宋 王闢 之《渑水燕谈录》卷十、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山人诗》。
- 七十二变
qī shí èr biàn
1.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能够摇身就变,变成各种不同的人或物 2.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 七老八十
qī lǎo bā shí
形容年纪很大。
- 七十说
qī shí shuō
1.指伊尹说汤事。 2.指孔子游说诸侯各国事。
- 十七帖
shí qī tiē
草书法帖名。
- 七十二
qī shí èr
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 亦用以表示数量多。
- 十七
shí qī
十分之七。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后被引申为就是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被蛇咬了一次,就再不敢碰草索。
-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yī zāo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
-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nǐ zuò chū yī wǒ zuò shí wǔ
起初表示一个男人对其妻子的充沛感情,流传至今,此句话引申为你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