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匡益
kuāng yì
匡正补益。
- 靖匡
jìng kuāng
使安定和扶持。
- 匡饰
kuāng shì
见“ 匡飭 ”。
- 匡教
kuāng jiào
纠正指教。
- 匡直
kuāng zhí
犹匡正。语本《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上以佐圣朝匡直之教,下以闢异端而迪吉士。”
- 眼匡
yǎn kuāng
见“ 眼眶 ”。
- 匡率
kuāng lǜ
匡正统领。
- 匡恶
kuāng è
纠正过失。语出《孝经·事君》:“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唐玄宗 注:“匡,正也;救,止也。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及 大禹 成功,九序惟歌; 太康 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 匡戾
kuāng lì
1.扭曲;歪斜。 2.引申为乖戾。谓违反常理。
- 匡壁
kuāng bì
好学寒士的屋壁
- 匡振
kuāng zhèn
扶助振兴。
- 匡困
kuāng kùn
救济贫困。《国语·晋语四》:“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后汉书·臧洪传》:“况僕据金城之固,驱士人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
- 匡改
kuāng gǎi
纠正,改正。
- 匡士
kuāng shì
正直的读书人。
- 匡持
kuāng chí
匡正保持;匡正扶持。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卿高才絶人,足为伟器,然年过四十名声著矣,於此际当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 明 方孝孺 《正俗》:“俗之即坏,则日甚而岁滋耳,无以匡持之,岂遂止哉?” 明 李东阳 《求退录》:“臣等虽委曲匡持,期於少济,而因循隐忍,所损亦多。”
- 匡言
kuāng yán
进言匡正。